第135章水军(3/3)

而高句丽人在大败之后,更不可能还有那个闲心,想将敌人引入王城,再一举溃之,你不闭城而守,而是要将王城拱手让人,那得有多大的一颗心脏,或是有着怎样的权势?才能做到这一点?

事实上,来护儿判断的完全正确。

他率军一举攻入了平壤外城。

胜券在握之下,来护儿此时,也确实低估了高句丽人的韧性和反抗的决心,而且,他还高估了自己的威望。

入城之后的隋军将士,一下就疯狂了起来。

这并不奇怪,他们在军营当中,忍受了一年多的枯燥生活,又在海上漂了几个月,一旦进入这样一座颇为繁华的敌国城市,会发生什么,就不用说了。

来护儿几乎是突然间,便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

这是他仓促入城,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隋军各部将领,纵兵大掠。

这要是十几二十万的军队,也就罢了,完全能将平壤城变作白地鬼蜮,但此时的隋军,只有四万人,散入城中,虽对平壤城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平壤城的人口,也在此战当中,锐减了不少。

但当面对高句丽人的决死反扑的时候,隋军毫不意外的,很快就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被彻底击溃了。

能够逃回大同江岸边的,只有数千众,其余多数陷在了平壤城中。

周法尚也并非未卜先知,斥候的作用,让他很快便知道了来护儿大败的消息,并在江畔设阵,严阵以待。

来护儿和周法尚汇合之后,高句丽人见隋军有备,也不再敢靠上来。

而新败之下,水军兵力明显不足,来护儿和周法尚一商量,上了船,漂在大同江上,等待大军主力到来。

一战结束,可谓是两败俱伤。

不过,以来护儿一路偏师,便大败二十万高句丽大军,更是攻入了平壤城内,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场冷兵器时代,极为经典的战例了。

而且,此战,可谓是重创了高句丽国力,此时,若是隋军能痛下决心撤兵,等待来年再入高句丽的话,高句丽有多少还手之力,还真就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