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京都来人(3/5)

这才是叶维阳真正的高明之处。

什么是领航?

坐在桅杆上,什么也看不到,不能叫领航;只看见地平线上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也不能算领航;只有当那些别人看不见、看不清,甚至看见会当没看见的时候,掌握那些还未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不可抗拒的大潮动向,才叫领航操盘。

番波斯国为什么会发动这场战争,就是因为人多、肥沃土地少,民不聊生,萨瓦克再朝民怨猛吹火,战争的野火便噼里啪啦烧了起来。

这场战争总有结束的一日,可若是不解决边境线上的流民问题,早晚战争还会势起。

连年战争,西北永无宁日,最后受苦的还是边境线上所有的百姓。

正是叶维阳此举,叫苏牧野看清了叶维阳戍边多年的一点核心要义——和而不同、驯意融合。

西北边疆本就地广人稀,边疆治理和守卫消耗大量人力,如果能吸纳进番波斯国人,不失为一种角度刁钻的方法。

洗砚不赞同,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苏牧野反问,西北当地本身就有许多人是国朝番邦通婚的后代,这些人为何愿意以国朝人的身份留在西北不走?

影响一个人行为的,一定不仅有民族信仰问题,更多的其实是利益。

当番波斯国人在此地扎根发芽,渐渐被国朝百姓的生活影响和包容着,天长日久,积年累月,等再有番波斯国人打来,他们一定会是第一批上去阻拦的人,因为他们不舍得自己辛苦创造的家园毁于一旦。

驯服的最终结果就是信念的同化。

但苏牧野同样也认同洗砚的异议,流民那么多,一定有许多不轨之徒,厘清流民才是最难的一步。

既然叶维阳敢收下这批流民不杀、不赶、不奴,就一定有办法摆平这批流民。

叶伯爵府因为有叶维阳,大概还能再繁荣昌盛十几年吧。

思及叶伯爵府大房的两位公子,苏牧野有些惋惜叶子卓的身体。

除西北外,西南这片土地的战争似乎异乎寻常的顺利,小仗胜多败少、大仗从未失败,南诏和吐蕃十几万大军似乎根本不敌安南边防军。

这让人觉得不安,觉得南诏和吐蕃是否在酝酿可怕的阴谋,或者囤积着什么秘密武器和兵力,可以让国朝一败涂地。

不光叶凤泠感觉到不对劲了,苏牧野、王宇庭早就觉得有问题,只叹他们寻不到端倪,哪怕苏牧野亲自上阵,都没看出来虚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