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陵 (六)(4/5)

“但由过去的国家政制来看,土地完全归属秦王,秦人只有耕地使用权,并且只能以绝味方式获取土地。”

“于是秦国当中,税收的主要来源,则是低级爵。”

“这些人的光明前途,一者来自军功的获取,一者来自土地丰收。”

“如今秦国政制发生改变,人与地的关系也发生改变,过去的收税方式与收税主体因此不再合适。”

“农会的推行,使得家庭与家庭的隔阂得以消解,人们开始在生产这一环节就开始团结一致,以获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于是在更广泛的生活当中,更多的合作与团结也就自发地开始了。”

“这种团结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过去的管理方式,因此最为合适的税收对象,从家庭和个人,转变为了以地区为壁障的,农会。”

“而独立于此之外的,所谓贵族、贵戚、大贾、官吏们在一定程度上,以个人的资产,便能够与农会相抗衡,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可以不被视作单独的个人,而视为独立的农会,因此也就可以被新的税法覆盖,成为征税对象。”

飞荧看着这细密的文字,醉意渐醒。

和《剥削经》一样,这竹简上的文字并不太多,也没有什么过人文辞,但,由内而外,其中所透露出来的冷酷与卓然,却实在叫人心折。

限于篇幅,飞荧知道,这一卷竹简是有下文的。

他很想看到下文,但不是现在。

因为只到如今这些内容,他都要好好琢磨琢磨。

这些文字很质朴,叫一个初学文字的小儿看,他都能看懂。

可是背后的蕴意呢?

固定组织的必然产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