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8章(2/4)

他甚至偶尔有一种错觉,对面不是个孩子,而是和他差不多等级的人。

另外三个研究生闻声望过去,眼神却渐渐变得茫然,有人捏了捏眉心,有人露出痛苦表情,还有人直接放弃地低下头,显然是既没看懂,也没听明白。

周俊武忽然放缓的声线,蹲下来,平视的目光饱含期待:“小友,你带了材料的成品吗?”

“没有,给别人用了。”苏如伊认真回望,“但我可以做一下这个材料的重复实验。”

周俊武大喜过望。

他立马将文件包收拾起来,见三个研究生还傻愣坐着,暴躁道:“你们三傻狍子吗?赶紧过来。”

三个研究生立刻手忙脚乱地收拾桌面。

苏如伊来到Z大的研究室。

这地方很有一些年代感,但设备器具都蹭亮,显然爱护得很好。

重复实验并不难,甚至称得上简单。

在苏如伊做完最关键的调配工作后,周俊武见缝插针地开始搭话。

“用于诊断和生物传感器的丝蛋白材料的另一种功能怎么做?”

“可以通过丝蛋白与酶的融合实现的。比如木聚糖酶与4RepCT丝蛋白融合,这种材料在乙醇清洗时很耐用,可重复使用和储存。”①

“这个相性,这个材料是不是能合促进角膜再生?”

“对。向丝蛋白-CBD溶液中添加CNCs可以进一步地排列纤维,形成高度有序、透明的优秀材料。像是这类高透明性,特别适合促进角膜再生。”①

……

苏如伊和周俊武快速地有来有往,谈到兴头上,两人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即兴画图讲解。

三个研究生前面还能勉强听一听,到后面脑袋就开始发蒙。

他们试图记笔记时发现根本跟不上,那两人写板书的效率和擦黑板的速度一样快。往往是刚记下一半,另外一半就被快速地擦拭掉。

他们绝望地看着黑板前一大一小两个身影,面面相觑,感觉历史真TM是个圈,现在这个又变成听也听不懂的状态。

更郁闷的是,台上两人思维火花碰撞太激烈,他们连抄都抄不赢。

“我觉得我研究生白读了。”

“同感。”

“后浪太猛,前浪已死。”

……

周俊武仿佛后脑开了眼,猛地回头粉笔一弹一个准。

“你们三怎么回事?这些都是重点,是毕设,都别给我瞎聊,好好记下来。”

“是。”三个研究生仿佛霜打的茄子,只好分工协作,继续拼命记载。

周俊武收回视线,他看了看黑板上层出不穷的新思路,又看着身高不足一米五看起来萌萌的苏如伊,心里又是惊叹又是满意。之前什么怀疑、揣摩都化为赞许。

他觉得这可能就是当之无愧的天才。

思及此,他心中又升起无边的愤怒,这样的天赋、能力和扎实的基本功,居然都会被构陷学术造假,什么时候华国的学术圈堕落至此了!

这种同行倾轧的恶心事,到底还要重复上演多少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