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大堤上的义军首领(2/3)

一蹬上大坝,张成仁就吃了一惊,他以前也见过汛期的黄河,但却从没见过这么高的水位。只见宽阔的黄河水面一望无边,就如大海一般。旧日温顺平静的河水不见了。浑浊的河水怒吼着,咆哮着,呼啸而来,奔腾而去,卷着泥沙,冲击河岸,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河心打着令人心惊胆寒的漩涡,站在高处,放眼四望,只见水雾蒸腾,浊浪排空,到处都是一片汪洋。原来这些日子上游阴雨连绵,老天爷就跟发了疯似的一个劲儿的下雨,才让开封段的河水有了如此景象。

河堤上堆满了装满沙石的草袋,抗洪的丁壮连同各种抗洪物资,在堤坝顶上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头,估计得有十几万人。这些人中既有从城中招募来的青壮,也有闯营的士兵,所有人都拿着各种工具,在堤坝上忙碌。

一名大汉看到德耀哈哈一笑道:“你小子倒挺勤快,给你放一天假,你只回家住了半夜,大清早的就赶回来了!”

德耀笑道:“不但我回来,还把我哥也带回来了。”说完向张成仁一指。

这大汉笑道:“不错,你们哥俩都是好样的。”

等这大汉走开,德耀对成仁说,“哥,这人叫王成章是闯营的军官,我就归他指挥。”说完把王成章的事迹讲了讲,尤其是王成章挖洞攻破开封的事迹,德耀十分崇拜,讲的绘声绘色。

张成仁不经意的微微皱眉,弟弟讲述的语气,把流贼当成了英雄,而官军却成了敌人,这种立场的改变,德耀自己却没有发现。

正说着,忽然不远处有人大呼,不好了,堤坝渗水了!大堤上登时忙乱起来,一些头目纷纷组织人过去救援。张成仁也冲了过去,只见大坝中的一处,不知怎么,正缓缓向外面渗水,水流虽然不大,但了解堤坝的人,都知道这种情况的可怕。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无孔不入,渗透的会越来越快,很快就会变成喷射,随后就是溃堤。而这个位置溃堤,绝对没顶开封。

坝上登时紧张起来,壮丁们不停的扛着沙袋扔在靠近堤坝渗水的黄河水中。可是黄河水流太急,不计其数的沙袋投下去,都被冲的不见影子。这时大坝渗水处已经开始成喷射状,能看到一个缺口的雏形了。

忽然远处有人大声喊着号子,只见一艘装满石头的大船,上面覆盖着渔网,正被一群汉子用力拖拽过来。这群汉子赤着脚,满身泥水,奋力把船拉过来,到了渗水处放手,石船慢慢沉下去,巨大的体积重量,很快堵住了渗水处。渗水处的水流明显减缓,众人一起欢呼,不停的向水中投沙袋石头,慢慢的,在堤坝里面筑成一层防护层,大坝保住了。

可渗水处形成一片流动的泥浆,扔下的沙袋和石头总不能稳固。石船只能阻挡一时,必须立刻把大坝补好。只见一名年轻人大喝一声,“结成人墙,再堵缺口。”只见他率先跳入泥浆中,数十个人手拉手,跟着他跳入,形成一排人墙。后面的人也效仿他,手拉手的跳入泥浆,组成第二排人墙,第三排人墙……这样做其实非常危险,如果此时大坝忽然崩溃,只怕洪水,连同泥沙石块会把他们一起冲入激流中,性命不保,但为了保住大坝,这些人十分英勇,义无反顾。

跳入泥浆的都是义军士兵,德耀的长官王成章也在其中,张成仁在一旁看着,心中十分感动,不论关于义军流言是真是假,眼前这一幕证明这支军队是真心保护开封城,真心保护开封百姓。

这次投入泥浆的沙袋和石头稳固住了,很快一层层的垒筑起来,溃坝的危险被解除了。这时候泥浆中的义军战士才爬出来。个个一身泥浆,好像一群泥人,连五官都看不到了。

张成仁把目光再次投向河水,只见滚滚急流,向东方滔滔而去。他喜欢读一些杂书,因为开封受水患威胁,所以他比较关注历史上对黄河的治理方法。黄河是一条母亲河,但也是灾难之河,明朝建国以来平均七八年就要改道一次,淹没中下游的大片地区,至于小的溃坝更是每年都有。

治理黄河的困难之处,在于黄河从上游黄土高原带下来许多泥沙,淤积在下游的河道中。导致河床越来越高,下游郡县没法子只能把大坝也建的越来越高,像开封段的黄河堤坝高达十几米,都快赶上开封城墙了,所谓的“天河”就是由此而来。但大坝筑的越高,溃坝的危险也就越大,而且一旦溃坝,就是灭顶之灾。历朝历代面对“黄患”都没什么有效的法子。每次黄河改道都给黄河周围的百姓带来巨大灾难,甚至王朝更迭都与此相关。

张成仁皱眉喃喃自言自语道:“治水的根本策略是堵不如疏,可这黄河往哪疏通,怎样才能治住这不断升高的河床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