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君臣裂隙(2/4)

牛金星道:“军师,你的意见,闯王都与我们讲了!有一点你可曾考虑,河南不像陕西,大部分都是平原,无险可守,四面受敌,这就是兵书上所说的‘四战之地’,所以,我们认为,河南这块地方,利于作战,不利于固守,还是回去经营西安可靠。”

范青摇头道:“河南古称‘四战之地’,就地理形势而言,险固是不如陕西的,但是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自古作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吴起对魏文侯论山川形势,反复说‘在德不在险’,实是千古名言。现在朝廷失德,百姓离心,整个河南民不聊生,百姓在饥号中挣扎,正是闯王收拾民心,经营河南的大好机会,怎能轻易放弃?”

牛金星道:“正如你说,河南现在民不聊生,到处残破不堪,即便收拾民心也很难恢复元气,到时候,经营不好,有没有山川险阻,四面八方都可能有敌人来袭,这种四战之地,你怎么抵御?”

范青道:“河南虽有饥荒,但人口众多,土地肥沃,宜于农桑,底子还是很好的,若只论人口耕地是远远好于陕西的,只要咱们布德施仁,百姓拥戴,兵强粮足,处处制敌,便不怕河南是‘四战之地’,也正因为河南是四战之地,四通八达,控扼南北,所以立足河南便能制明朝于死敌。更何况河南运输便利,别的省都比不上,北宋建都河南,削平群雄,统一江南,何偿不是以河南为根本,地理是死的,古今不变,但人事是活的,时代不同,攻守形势变化,咱们的思想只停留在古代,那不是成了泥古不化了吗?”

“军师的意见,我不敢苟同!”田见秀摇头,道:“河南终归是无险可守,现在朝廷还没集中兵力过来与咱们作战,如果真的官军大举进入河南,咱们还能安安稳稳的招集流亡百姓,散发耕牛种子,使百姓休养生息么?”

范青道:“官军即便来了,也没什么可怕,最关键的是咱们是否能收取河南人心。天时,地利,人和这三点,最重要的还是‘人和’二字,只要百姓拥戴,兵强足食,上下一心,虽处千里平原,也可兴邦,失此人和,虽有山河之固,可以亡国。只要河南百姓支持我们,官军来了,也很容易被咱们击败。关键不在地利,而在人心。”

宋献策见牛金星和田见秀先后都被范青驳倒,便站起来拱手道:“军师,古称‘秦关百二,带砺山河’,自古以来强兵良马多出自西北,西安自古以来就是建都之地,关中拱卫京师。我路过西安之时,曾用望气之术,发现西安确实有了帝王之都的异相,所以建都还是选西安。”

范青冷笑:“千余年来,都城气运消长,变化甚大,先生的望气之术是不是也该与时俱进了呢!”

宋献策气的胡子都翘起来了,“你……你……竟然怀疑我的望气之术?”

范青不理睬他,拱手对众人道:“唐之前,西安确实有帝都之相,但宋朝之后,帝王都不选择西安建都,为何?尤其是宋朝,虽然一直受到辽、金压迫也要选择河南开封建都。这是因为自宋朝以来,中华人口大量孳生,所需物力也急剧增加,京师动辄人口百万以上,所需供应是个极大数目,而粮食、布帛、财赋及各种所需之物,多仰仗东南数省,不能依靠关中,自扬州到开封有运河,自开封至洛阳有黄河,自洛阳进入陕西,则有三门、批柱之险,漕运艰难。东南之财富乃国家所依赖,古今形势变化,不得不如此。”

“而且若说河南无险可守,也仅仅是指开封、豫东一带。洛阳附近颇有险阻,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山、渑池,背对黄河,南向伊阙,地势颇为险要,怎么能说无险可守呢!所以,如果能在河南建立立足地,近可以阻路中原,退可以凭险而守,将来统一天下,南北一家,东南财赋就可以络绎不绝的从运河开封,沿着黄河源源而来,古人云‘洛阳居天下之中’,实非虚言。请闯王一定要仔细考虑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