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谗言惑主(2/3)

李自成一想确实如此,这么多的百姓没人组织安排,不可能如此整齐的迎接、呼喊。这样做的只有范青了,他当然是好心希望增加自己的威望,但也有让自己定都洛阳的私情。想到自己坠入范青的彀中,还不知觉,李自成心中升起一丝对范青的不满。

李自成对二人拱手道:“感谢二位先生,能解开我心中疑窦,这两件事在我心中悬疑很久了,让二位先生片言解惑,使我心中大为畅快。”

牛金星和宋献策二人急忙站起来还礼,说:“不敢!”二人拜了又拜,牛金星道:“闯王,属下心里有一件事,一直想向你建言,这件事十分重要,至今不见军师向你建言,私下以为十分不妥。”

李自成笑道:“牛先生和军师一样都是我信赖的人,军师有遗漏,你说也是一样,请指教!”

牛金星道“承蒙闯王垂询,不敢不直陈己见。闯王起义至今,已经有十二年了,自从进入河南之后,义旗所指,百姓望风响应,归顺如流。现在人马超过十万,又刚刚破了洛阳,杀了福王。再看朝廷方面,东北被女真人逼迫,杨嗣昌在湖广劳师糜饷,却无建树。举国凋敝,危机日深,江山之破碎,如大厦之将倾,崇祯焦头烂额,无计可施。此时中原空虚,闯王事业兴盛,又新得吉瑞图谶,可谓万事俱备,窃以为闯王应该应该登基为帝,以此号令天下,驾驭群雄。”

李自成先是一惊,他起义造反的目标是建立新朝,登基为帝自然是他心中所向。但这些年流动作战,时胜时败,即便有这样的想法,也认为是许多年以后的事情,忽然被牛金星提出来,只觉得惊喜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李自成喃喃道:“我是个草莽之人,无德无能,全靠各位和众将士之力,才取得一点成就。目前刚刚站稳脚跟,立刻称帝是不是太早了!”

牛金星道:“不早,眼下固然大势未定,但称帝之事也刻不容缓。闯王,我给你讲这许多通鉴中的故事,你看自古以来,凡举大事,没有不早立名号,以正视听,号召远近。陈涉揭竿起义,定国号为张楚,自称为王。项梁、项羽叔侄起义,找到楚怀王的一个孙子,奉之为主,称为义帝,以便号召天下。义帝死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刘邦称为汉王,都是正式名号。元末天下大乱,韩山童首先起义,自称宋代赵氏后代,国号为宋,年号龙凤,自河北、河南,山东乃至江淮之间,到处起兵响应,奉其正朔。”

“朱元璋原来也是奉韩林儿为主,后来自称为吴王,这个吴王就是他称帝前的正式名号。当时群雄并起,或称王,或称帝,或先称王,再称帝,总之莫不是假借名义,号召天下。属下以为,现在时机已经成熟,闯王应该有个正式名号,即便不立即称帝,也要称王,定下国号,以示‘奉天承运’之意。”

听了这番话,李自成心中一阵热切,这么快就要称王称帝了么!自己一点心里准备也没有,诸将和麾下战士听到这个消息会怎样?当然是不会反对,且十分高兴。李自成了解自己属下的将士,知道他们的脾性。但范青呢?一想到这个男人,李自成就觉得有点头痛。范青总能提出不同意见,自己根本摸不透他的心思,他会不会出言反对?

李自成想了想道:“称王称帝是一件大事,不可草率,要与众将商议一番才行。”说完又转向宋献策问:“先生精通望气之术,以为如何?”

宋献策道:“待属下施展法术。”他先闭上双眼,一只手戟指竖立在胸前,口中念念有词,慢慢的脸上肌肉抖动,连胡须都跟着颤抖起来,霍的睁开眼睛,望向李自成,只看片刻,忽然站起来,猛地跪在地上,连连叩头,道:“属下见闯王身后紫气蒸腾,一只巨龙幻影在紫气中漂浮,巨龙眼中放光,属下不敢直视,还请闯王见谅。”

李自成大喜,他看看四周身后,好像没什么异常,但宋献策说的信誓旦旦,显然不是撒谎,难道自己真是承天之命,真龙天子,否则怎会有此异相。

“好,仙师请起。”李自成连“先生”也免了,直接称宋献策为“仙师”了。他心中默想,看来自己真的已经可以称帝了!

这一日,范青在洛阳南门放赈,救济百姓,忽然见几个读书人打扮的年轻人,背着包袱行囊从城里走出来,其中一个人还哭着抹眼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