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起了杀心(2/4)

徐以显看看左右无人,伸出手掌做了一个砍头的动作,轻声道:“属下以为绝不可以放走李自成,应该趁此机会,把他杀了!”

张献忠一惊,“胡说,他现在有难来求我帮忙,这是瞧得起我八大王张献忠,我若趁此机会,落井下石,戕害朋友,岂不是让天下义士寒心?”

徐以显微微叹息,“大人以为李自成是一个怎样的人?”

张献忠道:“是一个有勇有谋,有胸怀有器量,且坚韧不拔的英雄好汉。”

徐以显道:“大人以为,你和李自成谁更厉害些?”

张献忠拈着胡须,微微沉吟道:“我不如他,李自成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我做不到他那样子。”随即又微笑道:“老徐,你也不如他身边的那个小谋士,咱哥俩都让人家给比下去了!”

徐以显陪笑,又道:“大人只说他性格能力,却没见他的远大志向么?他不贪财,不好色,与士卒同甘共苦,善于治兵,比起以前的高闯王已经是青出于蓝。这两年听说他还喜欢读书,而且留意收买人心。你看他身边那个范青本来是秀才,我记得原来李自成和他属下都瞧不起读书人的,现在却也重用秀才了。还有他不但自己屯田,还计划给百姓放赈,这明显就是在笼络民心,我觉得大人在这些地方不如他。”

看张献忠微微点头,徐以显又道:“就拿他今天亲自来见大人之事,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如果是别人经历了潼关南原这样的惨败,只怕早就一蹶不振了,即便不投降朝廷,也必定苟延性命于一时,躲在深山老林当中,坐待时机。你看他冒着生命危险,奔波数百里,前来游说大人,即便是惨败之余,苟延残喘,却还想着鼓动风浪,兴云作雨,大人如果身处此境,能够做到么?”

张献忠拈着胡须,微微摇头,道:“我做不到。”

徐以显道:“大人平常也常常夸赞李自成,说天下英雄中能与你比肩的只有李自成,现在他遭遇大败,孤身求助大人,正是将他除去的好机会啊!将来能与大人争夺天下的唯有此人,杀了他,免留后患,从今以后天下义军惟大帅大旗所指,谁敢不服,失此良机,悔之晚矣!”

张献忠皱眉,拈着胡子,喃喃道:“争夺天下,现在说太早了!而且咱们现在正准备起事,正是要招揽人才的时候,如果戕害义士,别人会怎么看我,而且别的义军首领,如曹操等人又会怎么看我。而且平心而论,以前李自成对我不错,虽然我们闹翻了脸,但以前的情份还在,我下不去手的。”

“哎呀呀!大人啊!你本是一代豪杰,天不怕,地不怕之人,怎么现在还在乎这点虚名,有了‘妇人之仁’了?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当年刘备兵败下邱,关,张失散,妻子不保,只身寄食许昌。曹操一世英雄,多谋善断,明知刘备非池中之物,曾当面对刘备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可惜他不曾下狠心除掉刘备,以至于后来有了三分鼎立的局面。”

“还有啊!当日鸿门宴上,项羽除掉刘邦不过举手之劳耳,范增几次向项羽示意,让他杀掉刘邦,可项羽始终沉默不肯下手,最终致使刘邦成了气候,得了天下,焉知他当年垓下被围,四面楚歌的时候,有没有后悔莫及,恨自己妇人之仁,没能痛下杀手。”

“大人千万不要犹豫,俗话说,无毒不丈夫,自古争天下者,兄弟父子之间尚且互相残杀,何况朋友,唐太宗杀其兄弟,仍为千古英雄,光耀史册。项羽在鸿门宴上不忍心杀害刘邦,终至被逼死乌江。大人起义至今,杀人无数,怎么偏偏在李自成身上却有了妇人之仁,将来要重蹈项羽覆辙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