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2/3)

秦昊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皇位继承立长立贤,自古以来就是古代帝王难以抉择的问题。”

“不过,在本王看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抉择。在不同的时期和背景下,人们对于立长立贤的看法也存在差异。”

“比如,在战乱年代,为了维护朝廷的利益和国家的稳定,谁能将敌人拒之门外,谁贤能,就选择谁做继承人,毕竟生死危机时刻,谁能带领国家走出困境,谁就是最合适的君王。”

“而在和平年代,国家需要休养生息,百姓需要安居乐业,战争不显得那么重要的情况之下,本王倾向立长子为继承人,减少内斗的同时,有利于国家的长期统治。”

“这就好比行军打仗,被敌人团团围困,谁能带将士冲出重围,就让谁上位当领头羊,而在和平年代,没有了战争的危机,资历的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个时候一旦还要立贤,虽然能有一时之利,但对于一个王朝的长期统治极为不利,甚至会加速王朝的衰落。”

秦昊一口气说完,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

李震听后大为震惊,不可思议地看着秦昊,他没想到秦昊有如此真知灼见,也没想到他能不站在自己皇长子的位置和身份,以私废公,而是客观地分析利弊。

“哈哈哈,说得好!”

李震哈哈大笑,鼓掌称赞道:“殿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

李震再次试探性地问道:“北疆不稳,殿下可有良策破之!”

秦昊皱了皱眉,缓缓说道:“攘外必先安内!此时不宜开战,忍一时风平浪静,能忍则忍。”

李震见秦昊避之不谈,仍不死心,继续追问道:“如果此时,异族入侵大夏边关,略我城池,杀我百姓,您认为又该如何应对?”

“一个字打,哪怕是举全国之力,本王也将他们打服,打怕,打残!”

秦昊站起身来,慷慨激昂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