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独属于高三学生的浪漫,无尽题海!万朝学子震惊:咱真幸福!(2/2)

《你不会以为“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真的很浪漫吧,那时候做题都得被累死!》

《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整整十二年的苦读就是在为了一场高考做准备!》

《假如高三没有高考的话,我觉得真的挺浪漫的!》

《不一样的高三学子,享受同样的考试人生!》

《真怀念那时候因为睡觉被老师罚站,结果站成睡神,全校闻名的故事!》

《讲道理,我是大学生我挺怀念高三生活的!》

《大学从来都不是什么天堂,只是一条比高三更难走的羊肠小径,而伱的筹码比你想象中更低。》

《是啊,如今的大学生遍地都是,含金量还不如二十年前的高中学历!》

密密麻麻的弹幕出现之后,万朝学子沸腾了。

这就是后世的教育制度?

看起来,似乎和他们的十年寒窗苦读也差不多?

十二年寒窗苦读!

啧啧,光是想想就让无数人心生感慨了。

更何况在万朝文人看来,这所谓的高考分明就与当今的科举有些莫大关联。

同样都是一场能决定人生旅途的考试!

唯一让万朝文人不解的是,所谓大学生遍地都是,莫非……

大唐。

太宗李世民作为科举制度的完善者,对于天幕上的信息也是颇为好奇。

但在看到最后一句弹幕的时候,李世民傻眼了。

知道后世才俊颇多,但也不至于夸张到这个程度吧!

十二年寒窗苦读的字句,让他意识到。

后世的文人学子们,应该也施行着与科举制差不多的考试制度吧!

大学生满地走,可不就相当于进士满地走?

这些进士在他眼中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怎么会这般纵容浪费?

大宋。

太祖赵匡胤看着天幕上的最后一句弹幕留下了口水。

进士满地走?

乖乖,这得是多少人才流失在外,假如能让咱的大宋拥有这么多大学生……

哎?

赵匡胤忽然回想起了一些天幕中曾出现过的内容,瞬间也呆滞住了。

等等,这就是那些所谓的脆皮大学生?

不对啊,十二年寒窗苦读,就为了变成这样孱弱的文生?

开玩笑呢!

赵匡胤怎么都想不通,那群寒窗苦读十二年的学子,怎么就会突然走向了一个奇怪的画风?

而此刻的汴京城内,无数大宋学子看着天幕上出现的画面一阵骇然。

后世的科举制到底有多严苛?

十二年寒窗苦读也就算了,在科举前一年竟然还有举行这么多场考试?

鬼鬼,这什么天考、周考、月考、半期考的名目,看着都让人头大更别说亲自经历了。

大学生满地走?

哪怕科举得名最终成为了大学生,竟然也逃不过泯然众人的结局!

霎时间。

万朝文人齐齐浑身一震,与后世相比,咱们的科举制度简直也太幸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