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被火化是一种什么体验?万朝观众:这是火葬还是挫骨扬灰!(2/2)

徽宗治下的文官集团看着天幕上出现的画面,瞬间就闹了起来。

“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所谓火葬根本就是谬论,人之躯体岂能如此侮辱?”

“有道是千金之躯,为何要在死后还经历这般焚身之痛?”

“若是我家族之中敢有人提此建议,老夫要硬生生剐了他的皮!”

“传闻中人虽亡也,其灵尚在,行此焚身火葬之事岂不是要将人之心灵完全焚毁?”

要知道,秦汉之后宋朝对于儒家思想可谓是研究最深。

对于身体完整性的重视,也是远超其他朝代。

此刻看见天幕上出现了火葬的字眼,自然反响极大,要不是尚在朝堂之上,恐怕已经直接哗变起来。

徽宗赵佶嘴角微微抽动,草草便宣布了退朝。

与这群人讨论什么火葬不火葬的?

倒不如再去练练字,昨天那天幕上的西域画面可真壮哉!

然而。

在此刻的王城之外,天幕下的无数百姓却是心神微动。

听闻那些佛法大师说过,大师们死后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永登极乐!

更何况看起来火葬比土葬要方便多了,对于那些穷苦百姓来说,找一块合适的墓地并不便宜。

但,天幕上的火葬方式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

大元。

王帐之内,正在尝试“烤全羊”的忽必烈忽然有些反胃起来。

是自己选择的时机不对?

还是天幕背后的天人在刻意捉弄他?

午饭时间……

你搞个火葬也就算了,要不要形容得这么到位?

就在天幕上的画面中燃起火焰的瞬间,忽必烈的食欲瞬间消散一空。

但此刻。

看着天幕上闪过的信息,心中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火葬?这种方法。

对于蒙古游牧民族来说似乎还挺合适的。

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一生几乎都游荡在宽阔的草原上。

虽然已经建国,但身为游牧民族的他们根本没有定居、更何况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的经验。

包括忽必烈在内,无数蒙古人的心中一直没有忘记那片广袤的草原。

生于草原,自然也应该死于草原!

大明。

深宫之内,严嵩父子终于得见了嘉靖帝。

然而此刻的嘉靖帝神情却是极为不妙,看得严嵩二人一阵心底发毛。

“两位爱卿!”

“可曾听见天幕所说,火葬之事?”

平淡的声音从嘉靖帝口中传出,而严嵩父子二人也是齐齐皱眉。

这个问题,可没那么简单啊!

犹豫片刻之后,还是严嵩率先上前一步。

“皇上!”

“以微臣看来,这所谓火葬极为不妙,人死后有羽化飞升之说,可若形骸都被焚毁,又如何飞升?”

严嵩也是把握住了嘉靖的喜怒,将火葬之事与仙灵之事巧妙地揉在了一起。

闻言。

嘉靖帝脸上的深沉之色果然越发浓郁起来。

“所言极是!”

“传令,朕要寒食斋戒三天,在此期间宫中不可生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