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三章 一决雌雄?压力给到于禁这边(2/2)

关麟示意让这些武将先出去…他与鲁肃、诸葛恪要单独议论。

麋路、士武彼此互视…

张星彩则鼓着嘴,一副不服气的模样。

待得他们走后。

鲁肃感慨道,“一连六次,六个地方,每次都成功劫掠了粮草…只有一次没能避开敌军的埋伏,这已经算是不可思议了,如今那于禁军定然是军心大乱!继续这样劫下去,终有一日…曹军是要崩溃瓦解的呀!”

鲁肃这么说,关麟却眯着眼睛沉思…

诸葛恪则有些按捺不住,“可随着朱灵一次次的将情报送来,他的处境也会更危险,是…以往云旗公子并不信任他,可这都第六次了…这六次中,只有一次是曹军埋伏了的,我及时撤出,才避免深陷其中。”

关麟疑惑的说道:“若是全都轻松劫掠了粮草,反倒是显得有些假了,若我布局,也会设下一次有纰漏,这样更真实。不瞒鲁大都督还有元逊,我这人胆小…若不是万无一失,我一定不会轻信于人,何况战局变幻莫测,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一些危险可怕之处,在于我们永远不会一眼看穿他…这朱灵会不会是在给我们甜头,一次一点点,然后再给一点…我们可以占一百次便宜,但永远不知道,这把剑什么时候落下…万一落下了…就是万劫不复。”

听过关麟的这一番话,鲁肃微微沉默…

可沉吟了许久,他还是道:“打仗就是在赌,胜机往往出现在一线之间,当年赤壁之战,若然不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若然是黄盖真的投降了曹操,是借此骗了周瑜,真的投北,那该如何?现在还会有东吴,还会有刘皇叔么?许多时候,兵寡的一方…就要赌一下,万一就赌赢了呢?”

诸葛恪也劝道:“鲁大都督说是及是,若始终迟疑再三,那便是再好的机会,也白白放过去了,至少目前看来,这朱灵拥有足以归降的所有理由,我实在无法相信,这种情况,他会是诈降!”

鲁肃与诸葛恪的话让关麟颔首。

可最后还是一摊手,笑了,“这样吧,咱们给那朱灵一个真正的机会,敌军出动五万兵马,我们只知道在安陆城外百里处的碧山,是于禁三万兵的屯兵之所,衡山脚下,则是两万南阳兵的屯兵之所,如此大规模的兵马,每日需要耗费巨量的粮食,他们存粮之地在哪?是在衡山?还是在璧山?粮仓的图纸可能带来?”

关麟眯着眼,语气越发的郑重。“当年官渡之战,起初…曹操与袁绍互劫粮道,不过是小打小闹,只等最后烧了乌巢这才大获全胜,如今我们…若能准确的知晓敌军的屯粮之所,知道其粮仓的布局,兵马的布置,那我们就能复刻那官渡之战的胜利?朱灵是后勤总长,查出这个…应该不难吧?”

关麟的语气变得坚决,“告诉他,来安陆城,我们随时欢迎,可务必带来敌军屯粮之所的位置!若如此,我关麟愿替他朱灵向我爹,向我大伯请一个‘上将军’之衔!”

这…

鲁肃与诸葛恪彼此互视。

最终诸葛恪拱手,还是决定按照关麟说的去做,“下官这就去办,让那朱灵带着敌军屯粮之所的位置与图纸前来投诚…”

诸葛恪正想走,关麟连忙喊住:“元逊,江陵送来的那四千余铠甲可发下去了!”

“已经发下去了。”诸葛恪如实道。

得到了准确答案,关麟吧唧了下嘴巴…像是又陷入了某种深思。

“云旗在想什么?”鲁肃好奇的问。

“我在想…”关麟琢磨着,“如果咱们现在主动去与那于禁约战一次,正大光明的打一次,那当如何?”

啊…

鲁肃一愣,“一万人打五万人?”

关麟笑了笑,“大家都是步兵,找一处空旷的平原,有何不可?”

这…

鲁肃有点搞不懂关麟这飞跃式的想法,也不知道该说他是外行呢?还是…有什么其它的算计。

“兵力相差五倍啊——”

鲁肃深深的感慨道。

关麟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兵力差的虽多,可咱们装备好,可咱们士气高,咱们斗志也高啊…再说了,我手下这帮部曲,那对曹操可是夺妻之恨,我再压着他们不打…怕就要哗变,就要造我的反咯!”

这下…

鲁肃都不知道该再说些什么呢。

——『怎么感觉,这仗打的这么肆意妄为,这么胡闹呢?』

——『这关麟不至于是赵括,不至于是纸上谈兵吧?』

不足五日,于禁的部将,董衡与董超已经忍无可忍。

他们羞愧愤懑地说。

“于将军,还击吧…短短五日,六条粮道被劫,再这样下去,纵是我军不缺粮食,可将士们都憋屈死了…”

“是啊,与其这般憋屈,还不如毕其功于一役,直接攻城!《孙子兵法》不还说,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嘛…咱们五万人,他们一万人,正好五倍于他们的兵马,攻城吧!”

诚如董超所言…

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的确写到——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战之。

意思是说,用兵之法,有十倍的兵力就包围敌人,五倍的兵力就进攻敌人,两倍的兵力就分割消灭敌人,有与敌相当的兵力则可以抗击。

只不过…理论是一回事儿,实际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敌军可不是一万人哪!”于禁感慨道:“关平还有五千关家军,这些关家军以一当十,若我军攻城一时无法攻克,关平带五千关家军杀到支援那当如何?”

这…

于禁一个反问直接让董衡与董超两位将军哑口。

于禁能作为五子良将之首是有原因的,他更全面,思维也更缜密…还有“关键时刻靠谱”、“擅长防御战”、“会治军”等特点。

便是为此…

董衡、董超看到的是粮食被劫掠,可于禁看到的,却是时机就要出现了。

他在等…

等朱灵这鱼饵,那尝够了甜头的关麟会上钩!

也等,等寿春曹丞相秘密调来的乐进与三万兵马。

等这秘密赶来,驰援的支兵马到了,八万兵…正好是敌军江夏一万五千守军的五倍,那才符合《孙子兵法》中——十则围之,五则攻之的战略。

更何况,多出的三万兵这是奇兵啊!

现在,他必须忍。

只不过,他能忍,他手下的将军可忍不了了。

六次劫粮,有五次都是董衡手下的副将被劫掠的…董衡感觉脸都特喵的要被打肿了。

“那也不能任凭这关麟锉我军锐气,请上将军给我五千兵马,我亲自去押粮,看谁能劫走?”

于禁不慌不忙微笑着说,“不用,让他劫,呵呵…我军攻下江夏,董将军与手下副将乃第一功!”

董衡不解的抬头问道:“什么?末将…”

董超也觉得不对,望向于禁。

于禁却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多问,退下。

待得所有人都退出了中军大帐,于禁那眯着的眼眸方才睁开,他淡笑道:“几百车粮食,几万斤粮米,也该喂饱这个年轻的公子了吧?”

念及此处,他的思虑迅速的飞转。

——『乐进将军那秘密支援而来的三万兵,还有几日才能‘从天而降’呢?』

两手准备…

于禁做的两手准备!

只要有一手顺利,那江夏北境就夺回来了。

这是稳操胜券的局——

至少,从现在看来,他还没有感受到关麟带给他任何的压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就在这时。

“——报。”

一名斥候迅速的闯入中军大帐,他大声禀报道:“于将军,安陆城射出无数箭矢,其上有字,乃是那江夏太守关麟…约…约于将军于城下布阵野战一番!说是…说是要与于将军一决雌雄!”

这…

于禁原本那“一切尽在掌控”的眼芒刹那间收敛。

这突如其来的一封关麟“约战”的信笺…莫名的、突然的,竟然带给他些许的——压力!

没错,这种感觉就是压力!

一股从天而降的压力。

突然,压力就给到了他于禁这边。

——『他难道知道本将军还有三万援军?』

——『不,不对,他只是飘了,他是屡屡劫粮成功,以为本将军握不动刀了!』

——『一万打五万?这小子,好勇啊!』

一连几番思虑…

那么问题来了。

此“约战”,他于禁是接?还是不接?

(本章完)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