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四章 时辰已到,死神,来收人了!(3/5)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天子在许都,许都就变成了关羽牵制曹丞相的棋子,一旦战局不利那就将陷入既不敢弃,又不能守的尴尬境地,所以,丞相在考虑将天子迁往别处!”

这…

李藐的话让曹丕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可他又疑惑了,“那为何不能是邺城?迁都邺城,岂不是比重建洛阳更容易许多?”

“因为邺城是魏的王都,曹丞相当年将王都定于邺城,就是为了摆脱汉庭的掣肘,若是把天子迁往邺城,那曹丞相居于何处?况且…还有第二条,邺城地处东北,是丰饶战守之地,却不是一统王霸之地,曹丞相可以此兴兵,却不可以此治国,如今的曹丞相垂垂老矣,他想的已经不是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如何荡平天下,如何克成一统!如何让曹魏合理的凿空汉室…乃至于创造出迈出那最后一步的契机!”

李藐越说语气越是严肃…

眼前的场景,口中的这些话,他早与关麟排练过无数次。

关麟笃定,按照计划…他早晚能走到这一步。

而这一步,对蜀汉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李藐的话还在继续,“千年以来,华夏有两都,西都长安,东都洛阳,洛阳地势居中,河山拱戴,又汉代两百年的基业,王气兴盛,若洛阳重筑,曹丞相随时可以将王都迁回洛阳,南可威慑东南孙权,西可防守西南刘备,较之邺城远在东北,每次兴兵都要大军跋涉,可谓是方便许多…如此孙刘梦寐以求之地,丞相若弃之不用,岂非可惜?”

这…

听着李藐的一番话,曹丕望着这满目疮痍的洛阳,一时间沉默了。

良久,良久…

曹丕才张口问道:“那李先生?我该怎么做?”

“这里是未来的魏都啊…这里是丞相留下来的退路啊,自是当大兴土木,大肆征召民夫,将这洛阳城筑造的比往昔更繁华,也更坚固…除此之外…”李藐的眼眸刹那间眯起,“下官还有一言,必须得在问出子桓公子一个问题后,方才能道出。”

“什么问题?”曹丕连忙道。

李藐的话郑重其事,“若有朝一日,曹丞相进位为王后,迷离之际将大业传给子健公子?那子桓你是要认命呢?还是要放手一搏?这才是你曹子桓在筑造洛阳城之前,必须当先考虑到的!”

这…

突然间,话题就趋于迅猛!

曹丕的眼瞳也刹那间瞪大,几乎爆出…

如果,如果有那么一天?

他…他会如何做呢?

放手一搏?破釜沉舟,与子健决裂…背水一战;

还是听之任之,至少子健的宽仁与慈爱,能让他下半辈子衣食无忧!

江夏,安陆城。

自从上一场雪过去后,这已经是连续第六日的艳阳天。

忽冷忽热的天气,最容易引发喉咙处的各种病症。

此刻,艳阳下的阳光透过飘在空中的一两朵薄云射下,风儿摩挲着飘来的枯叶沙沙作响。

枯黄的叶儿从遥远的山峦中,那些光秃秃的枝头飘下,山峦上露出的唯有灰黑色的枝桠,从唯美的角度,倒是只差了几许白雪的点缀…

安陆城外,廖化所带的兵马与董衡、董超所带的兵马,就在城外那一望无垠的平原上遥遥对望。

廖化军在西,董衡、董超军在东,两军陈列,戎装整齐。

廖化所部有将近八千兵,其中两千为骑兵,董超与董衡则带着两万兵,均是步兵。

太阳渐渐的爬高,天空上云缓缓流过,几万大军一触即发。

号角声响起,廖化骑在马上缓缓行近,他们终于能看到彼此了…

董衡、董超凝神望着廖化那双犀利的鹰眼,从面向上看,鹰眼犀利,善于用心。

除此之外,廖化的下巴上翘,明显突出,脸型狭长,身材也是瘦长。

这等模样…与其说是个将军,倒不如说更像是个术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