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人家啥都管了(2/2)

“不管是想学木匠还是铁匠,或者想学习算账理账,总而言之吧,只要你想学安身立命的行当,我们都能找到老师!”

“学院不但教文化课,也教技能课,保证学生还没毕业就被各大商家铺户抢着要,这叫包工作分配!”

不得不说,李阳这番话可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大周王朝算得上是大国小民,国家虽然是个大国,但底层老百姓生活得却很困难。

即便是这座县城商贾云集,有钱人不少,也不能掩盖穷人更多这个事实。

真要是在这儿免费上学,才能领取补助,最后还有个安身立命的差事,那真是幸福得和做梦一样!

李阳走上前来,早有两个保安队员拉起了一段红绸,中间用绸子做的硕大红花。

林初雪盈盈袅袅,用托盘端过来一把雪亮的剪刀,端端正正摆在夫君面前。

李阳伸手把剪刀拿在手中,来到红绸边,“咔嚓”一声将其剪为两段,紧跟着用手一挥,做了个请的姿势。

大家伙儿这才明白,这个剪彩仪式就预示着学院正式开学!

接连几天,这些小学童在书院里面发出了朗朗的读书声。

放学的时候排列成整齐的队伍,这叫做放学路队,有保安队护送,一直送到所有的孩子都回了家。

有好事者偷着问小孩在学校吃的什么,结果孩子们纷纷回答,每天都是有荤有素,四菜一汤!

这可不得了,在大周王朝这种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代,就是乡下的土财主也不能天天吃四菜一汤啊!

看得出来,人家李阳一心办义学,实在是一个品行高尚,值得歌功颂德的人啊!

但是有人赞许,自然就有人贬损,尤其是那些被书院侵占了既得利益者。

要说起私塾学堂,在这城里还真有几家,但要是论起规模,最大的还要说是城东刘家的学堂。

刘家堡人口众多,距离县城又有一大段的距离,所以就在刘家堡和县城之间的位置办了一所学堂。

这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家子弟上学,另一方面也方便招揽县城带孩子来读书。

学堂的先生叫做吴文江,曾经中过举人,对自己的才学自视甚高。

听说李阳区区一个秀才就敢办书院,尤其什么都免费,这不是准备砸自己饭碗,唱对台戏吗?!

吴文江怒气冲冲直奔希望小学书院,今天要让李阳知道,秀才和举人的差距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