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廷助学(2/3)

这样一来,苗疆自然就有大批汉民混居杂居了,苗疆也自然就渐渐不再成为苗疆了,此计甚妙啊!

不但苗疆,以后在藏区、蒙区、关外女真之地,都可以以此法推广学堂,传播中原文化啊!”

严嵩这次真的愣住了:“老夫,本官,我……何时出过这样的主意?这分明是你说的!”

“严大人不必谦虚,是你启发了我,我才能想出这么好的主意来,严大人当居首功!”

严嵩气急了,不再搭理萧风,直接转向嘉靖,希望嘉靖能明白这个话题的严重性。

“万岁,此事万万使不得啊!苗疆之地,有数百万之众,若是其中读书者十中有一,那也是数十万人。

每人每月一钱银子,一年就是一两银子,一年就是数十万两银子,这笔钱财从何而出呢?”

提到银子,嘉靖不免有些心疼了,看着萧风,意思是要不咱们再想想?

萧风斩钉截铁地说到:“十中有一?严大人想得也太好了吧!当今天下,读书人百中有一就不错了!

苗疆之地,十二岁以下的学童本就不多,所谓数百万之众,大部分在深山密林中生活,海瑞得猴年马月才能扩展进去!

一年算下来,也就几万两银子,能到十万两就顶天了。万岁想想,这几万两银子是花在让苗疆人读书上好,还是花在和苗疆人打仗上好?

真的打起来,只怕一年的军费,没有几十万两才真的不够!”

嘉靖心动了:“十万两银子,倒不算很多,可以考虑。只是听你的意思,今后还要在藏区、蒙区、关外女真之地建学堂。

若是都用此法,只怕朝廷财政终究会难以为继啊。”

萧风笑道:“万岁,读书明理之事,本是人之天性。何况这些地方的人读书之后,朝廷可以在当地建学宫,让他们在本地学宫进学。

等他们这些地方有了秀才和举人后,朝廷可以再开恩科,让这些地方的学子们进京赶考。考中进士的,就可以安排回本地去当官。

本地那些读书人见到了读书的好处,朝廷就是不再给钱了,他们也会自发地读书。”

这番话说得逻辑缜密,洞察人心,连严嵩也想不出更好的反对意见来了,嘉靖更是连连点头。

“很好,很好,就按你的方法办吧!内阁拟旨,传到苗疆,由海瑞奉旨推行!

户部左侍郎刘彤,为人勤谨,体察民情,敦厚诚恳,大智若愚。可见朕识人不差,不枉朕一番提拔。

然连年超拔,已属过速,不宜再进。着礼部拟旨,封其妻为三品诰命,以示恩宠。”

刘彤激动得不能自已,连连谢恩,下了朝还兀自面红耳赤,兴奋至极。

潘璜打趣道:“老兄今日为夫人挣下功名,想来明日上值必要迟到,可得提前把假请了。”

刘彤连连点头:“大人说得没错,上次小女获封二品诰命,家妻给我讲了一夜道理,早上果然迟到。

今日之事甚大,想来道理会讲得更久,下官明日需让管家提醒,不要误了上值才好。”

诰命文书依然是小春子来宣读的,管家再次带人把大门拼命地往两边掰,差点连门柱都掰断了,就怕街上的人看不见。

刘夫人接诰命的时候表现得十分冷静得体,这让大街上围观的人们十分的佩服。

“要不说人家怎么能当上诰命夫人呢!看看人家的老爷,两年内升了六级,硬生生地从一个员外郎变成了左侍郎!旺夫啊!”

“这算什么,你看看人家的女儿,人家女婿两年时间从一个秀才升到大理寺少卿,江南总督!

还是文玄真人,入世观主,大明天师,这是升了多少级啊?要说旺夫,她女儿可比她还旺得厉害!”

“也不知道他家还有没有女儿了,我儿子今年刚考上秀才,没准可以试试求亲……”

“别做梦了,他家就一个女儿,剩下的是位公子!”

“公子?那我有个女儿啊,人都说长得很漂亮,我就想着,非官宦公子不嫁!”

“拉倒吧,你女儿都二十一了,还东挑西拣的呢。人家公子才七岁,你女儿是要过去当妈吗?”

“你懂个屁,女大十四,这个这个,对了!没准他跟他姐夫一个口味呢,都说萧大人喜欢大的!”

“这个就别指望了,还不如指望刘大人有个私生女啥的。你看刘大人满脸通红的,一看就是精力旺盛的人。

他又没纳妾,没准会养个外宅,生个私生女啥的。这私生女也是女儿啊,虽然没有嫡女那么旺,让你儿子当个知县还是没问题的!”

岳母封诰命,这是大喜事,萧风自然要带着全家人过来贺喜的。

刘彤家和萧风斜对门,正对门的是公主府,公主于情于理,也要来给对面邻居贺喜,因此场面搞得很大。

等大家都贺喜完了,酒足饭饱,纷纷离去,刘彤钻进书房,找到管家给自己藏的神秘药酒,倒了一大杯,一饮而尽。

然后兴冲冲地跑回卧室,见夫人穿着全套的凤冠霞帔,正在铜镜前扭着身子照来照去,笑得合不拢嘴。

刘彤夸张地打了个哈欠:“夫人,天色不早了,咱们该安歇了!”

刘夫人连连点头,继续开心地笑。刘彤看着夫人的一身诰命官服,感受到了制服诱惑,颤巍巍地伸手。

“别碰,手上有油!你是不是又啃骨头了?今晚我要穿着官服睡觉,做个好梦!嗯,你今天去书房睡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