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朗台伯爵阁下_第211章(2/2)

自然,劫掠无本万利,但原材料和人力加起来的成本能有多少?根本比不过科技换代所带来的巨大利润!

他这么觉得,但他何必说出来?简直是浪费口水——他会让那些人知道,什么是事实胜于雄辩!

这半截话让其他人都转向了夏尔。黎塞留公爵尤其专注,过了一会儿才说:“来吧,亲爱的先生们;拿起长矛,吹响号角,前方有一场硬仗在等我们打呢!”

到现在为止,夏尔还没有试图在议会或者内阁里谋取个一官半职。他很忙是一回事,没太大兴趣又是另一回事。不过相比于在华盛顿的时候,他现在好歹是个国王亲封的贵族了,有了能实打实能摆在台面上的身份。同时他还在实业方面闯出了大名堂,这次会谈的正式出场就跑不掉了。

结果,两边人马各自往长条会议桌边一坐,终于把名字和脸对上号的英国诸位,从首相到记录员全都震惊了——

是听说这位年轻的葛朗台伯爵阁下还没过二十四岁生日,但这也太年轻了吧?!

不得不说,夏尔模样生得太好,什么时候都特别讨巧。而如果说这种感觉只是第一印象,等会谈完毕、又在接下来的沙龙里进一步交流之后,首相心里的小人都开始咬手帕嘤嘤嘤了——不公平!如果他内阁里有夏尔这样的人,他这个第一财政大臣得轻松多少?

财政危机是如此明显而严重,以至于大多数随行的英国官员们都深有同感。至于剩下的少部分,主意已经打到了别的地方。

最典型的当然是詹姆斯。他是家里五兄弟中的老幺,这会儿迎来了和首相一同抵达的三哥内森,总算觉得己方底气足了点。英国使团的行程是在巴黎逗留几天之后再启程前往法国东部,他们正好有时间商量下对策。

罗斯柴尔德家族到詹姆斯和内森这里刚是第二代,但有些家训的苗头已经冒出来了。比如说,“金钱一旦开始作响,坏事就戛然而止”,又比如说,“我跪下,只是为了跳得更高”。前一句的意思无非就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而后一句,往难听了说,他们对谁奉承讨好到底线全无,为的就是之后从那个人身上获得更多的好处——他们的父亲梅耶,正是因为选了黑森公爵作为效忠对象,这才成功发家致富。

话是这么说,但能达到一个罗斯柴尔德跪下标准的人还真不多。放眼英国,这样的人两只手数得过来,而且大多是像威灵顿公爵一样在军队和政治上都手握实权的重要人士。工厂本来就不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主要投资领域,这领域之前也没有什么人引起他们的注意。至于现在嘛……

“您觉得这里头值得我们转移吗,哥哥?”在会谈那天的夜里,詹姆斯问内森。

虽说夏尔之前去过伦敦,但想想就知道,那时候的内森绝不可能注意到一个普通法国人。也就是说,他刚见过夏尔一面,实在不觉得自己掌握了足够作出正确判断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