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坚定立场(2/3)

只能连续重复着:“鞋脏了,使不得,使不得。”

而朱允熥则是一脸的笑容:“不用这么诚惶诚恐,我过来就是找你说说话,这两年村子里面的收成如何?可吃的饱饭?”

老农看他和颜悦色,紧张的心情缓解了不少,说话也能够连贯了:“回贵人的话,托当今陛下的福,咱们这些人有地种有饭吃,而且租子收的也不多,陛下提取咱们这些贫苦百姓每年只收取三成,除了粮食之外再种些豆子之类的,这饭是绝对能够吃得饱的。”

三成的田租已经不少了。

不过朱允熥也知道,现在大多数人都收到四成到五成,这已经算是良心的。

至于有些心黑的都收到七成以上去。

不过这并不是朱允熥关注的重点,了解了当地的情况之后,他心里面开始盘算。

现在还没有红薯土豆这些高产作物,百姓们除了粮食之外,可吃的粗粮不多。

现在去找肯定来不及,朱允熥考虑之后,等到王景弘来了便说道:“如今这冶铁的事情基本上也算是定下来了,银子还有富余,所以我考虑着要拿出一部分钱,来改善一下这村子里面的百姓生活。”

王景弘听到这话,一脸的赞叹:“王爷体恤百姓,陛下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这就算是答应了。

村子里面不过就是三百多口人,不过平均下来每户有四人,这就是一千多人了。

朱允熥大概算了一下,买了家禽和家畜。

给每户送过去留种,并且说好了,会有人定期来检查,免得这些人把送来的家禽家畜当肉给吃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看着这些村民们农忙过后,他便带着一群人开始忙活起来。

在他看来这种事情也是应该,领头的都不做出行动,下面人积极性肯定不高。

村里人看他这样一位贵人不辞劳苦带头劳作,个个干劲十足。

不过几天,便在一些低洼地上挖出来好几口大池塘。

众人都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

而且相处几天,他们对于朱允熥也是熟悉了许多,没那么惧怕。

其中一人便问道:“贵人,咱们挖这些坑是来干什么的?”

朱允熥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笑眯眯的说道:“挖池塘,将来买些鱼苗放进去,你们那些家畜粪便,到时候扔到池塘里,可以充当鱼饲料,如此一来,便形成了循环,用不了几年,你们就会家家有肉吃,孩子们肯定会长得又高又壮!”

他做这些事情更多是出于本心。

说老实话,大家都是人,朱允熥始终还是接受不了把人当牲畜看而无动于衷的心态。

他就在他劳作之时,远处一道身影在默默注视。

正是朱元璋。

他脸上露出一抹赞许之色。

得到消息的朱允熥,赶忙过来迎接。

下人被清退,朱元璋便直接开口说道:“现如今各地藩王入京,你的想法可有所改变吗?”

话音说的很平淡。

不过朱允熥心中却是明白,这应该是对自己的最后一次考验了。

于是他轻轻摇了摇头:“道德经中有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既然已经制定了方略,就不能朝令夕改,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才能够有所收获,若是意志不坚定,难成大事!”

这话听的朱元璋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不过他还是说道:“若是藩王的权力过大,将来咱们大明朝必定有藩镇之祸,咱也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出现,可是一边是国一边是家,咱心中也是难以取舍!”

说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有些事情不是咱硬不下心肠去做,而是时机未到,如今咱看中了你,那就必须要让你将来的路走得平坦,若是留下什么隐患,出了什么乱子,咱九泉之下也不能安心,你明白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