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国师要催更(2/2)

待回到家,大包小包往炕上一摆,冯氏惊得嘴都合不拢。

成套的眉黛水粉,还有三根花筒银簪,是娘和嫂子们的。

腰带玉勾和长靴是三个哥哥的,至于丰苗和春哥儿,得的是几包桂花糕、枣泥卷,和一只带琉璃壳的万花筒。

而小糯宝的礼物,则是一匣子绒花短钗,还有只鹿皮绒为主体、接了鹅黄漳缎缘边的小风帽。

风帽戴上,下摆能披到肩上,帽尖缝了串贝珠流苏,走起路来跟着晃悠,可是惹眼好看。

小糯宝稀罕得不行,搂着这鹅黄风帽,把脸蛋倒扣进帽里,就在炕上滚来滚去。

“蟹蟹四锅锅!糯宝好喜欢呀,这是我最漂亮的帽子了!”小家伙咯咯的声音,隔着鹿皮闷闷传来。

冯氏怕她把料子滚坏了,忙摁住她肉趴趴的后背,“行了行了,别跟个大蚕蛹一样了,快拿来,让娘给你好生戴上看看。”

说罢,冯氏看着那好几盒水粉,又惊讶道,“老四你这孩子,怎的买了这么多,这都是你靠画画挣的银子?”

姜丰景摸进怀里,掏出一个小钱袋,“娘,我才花了一点,其他的都在这里呢,先交给您保管。”

冯氏好奇打开袋子,差点跳了起来。

别看那钱袋重不过十两,但里面装的可是金子,金灿灿的都直晃冯氏眼睛!

小糯宝半顶着风帽,凑过去抻脖一瞅,就抱住丰景大腿撒娇。

“四锅锅好厉害,以后糯宝就跟你混啦~”小糯宝的小肉脸,笑得直颤悠。

姜丰景搂住妹妹,眼里的开心,都快要溢出来了。

姜丰年戴上了玉佩,也乐道,“娘,我不是都说过,咱老四画的东西,可值钱了,你看你还不信,现在见了金子,总该信了吧。”

冯氏偷偷掐把胳膊,知道不是做梦,这就咧着嘴巴,赶紧去把钱袋放好。

李七巧和孙春雪摸着花筒银簪,都夸着丰景眼光好,买的这样式,算是眼下最时兴了。

看着全家满意,姜丰景心里像揣了只兔子,雀跃极了,和丰苗一起挤眉弄眼。

小糯宝戴好了鹿皮风帽,对着铜镜美了会儿,就蹦跶着出了家门,要到外面嘚瑟。

乡亲们见她身上裹得像粽子,小脸半掩在帽子里,露出软嘟嘟的小嘴,都稀罕得想来抱抱她。

大伙围在姜家门口,顺便唠了几句嗑。

这时,张秀才拖着跛脚,从村口一路跑来。

“大伙都听说了吗?”他喊道,“咱城里出了告示了,说是朝廷举办小科举了,专给十岁以下孩子准备的,这次不仅考学业为主试,还加带着文、武两样艺试,可以用作为主试加分。”

“武试有枪棒剑法、射术,文试的有琴、棋、书、画、乐可选,只要择选一门擅长的就行,和正经学业一起考。”

“要是考上大榜,就能入国子监念书,从此就不愁好前途了。”张秀才是读书人,一提及这些就兴奋。

乡亲们好奇极了,都不由围了上来。

想细问一问这“小科举”。

冯氏想到和丰景有关,忙抱起小糯宝,也凑上来一起听。

杨田梅睁大眼,最先问道,“以前只听说过什么童子试,怎么现在又来了个小科考,这是啥意思?咱们孩子也能考吗?”

张秀才也是方才进城,要去采买些笔墨纸,才看到的告示。

他解释说,“以往的童子试,都是由礼部监办,可因着六部前阵子抓了好多人进去,童子试受了牵连,早就不办了。所以的小科举,是国师下令由国子监来办,算是取代童子试的。”

冯氏恍然点头,“这么说,两者差不多,只是这新的考试,多加了文、武艺试进去?”

张秀才高兴搓手,“姜家大嫂您肯定能听懂,就是这么回事。关键是,童子试是由大书院推举学子,但小科举不一样,直接绕过书院,但凡是咱南纪童子,都可报考,先过乡试,再过会试,等考到总试就能有机会了!”

这话一出,乡亲们都跟着起了盼头。

“照这样看,岂不是咱村的孩子们,都能去试个机会?”

“一旦走了好运,真能考中,那可一辈子都好了啊,再也不用做泥腿子了!”

“这小科考比以前公平,国师监国真是英明,国师英明啊!”

众人激动到脸红,小糯宝的眼睛更是亮闪闪,她伸出小手,跟着使劲鼓巴掌!

早在当初,童子试被取消时,她便看出四哥今年还有好学运。

现下看来,果然没错,就是应在这“小科考”上了!

冯氏心头一动,牵着闺女就忙进家,“你四哥还不知道呢,快去告诉他,他肯定好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