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殿试(1)(1/2)

温知允跟着吴太医学了几天,称得上茅塞顿开。

从前的揣测得到肯定,堵塞的小路逐渐畅通,他才发现自己诊过的病脉着实单一,于浩瀚无垠的医海中不过尔尔。

他就像一块暴晒的桑皮纸,终于跌进山泉,敞开汲取甘霖。

这是件好事,让兄妹们不再担忧。

但又不足够好,让他们心事重重。

吴太医到底是谁安排的人?

是……小五吗?

可惜时间紧迫,他们甚至来不及探查,殿试就如期而至。

殿试,顾名思义,金銮殿里的考试。

乃是科举的最后一道流程,也是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有人说,殿试最大的幸运在于,仅仅排名次,并不会落榜。

亦有人道,殿试名次至关紧要,决定了你日后是飞黄腾达,还是落寞苦矣。

这两种说法都很正确。

大渝王朝的殿试不再落榜,还得感谢前朝流下的血与泪。

据说前朝末期有位贡生在殿试中数次落榜,出于愤恨竟然加入了敌国军队,出谋策划间当真打出不少胜仗,让前朝吃了个大亏。

想想也是,能从童生考到贡生,几乎都是板上钉钉的人才。

与其让人才含恨落榜,还不如直接分个官职,多多少少也能为王朝出力。

自此,殿试就取消了淘汰制,所有贡生都能获得功名,只是根据优劣分为一甲二甲三甲。

一甲三名,称进士及第,也就是最为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数十名,称进士出身,排序第一的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传胪。

其余归类三甲,也称同进士。

虽然都能获得官职,但根据优异程度,一甲飞黄腾达,二甲中规中矩,三甲显然就泯然于众人。

如果完全看才学,规矩答卷也就罢了。

偏偏殿试更讲究灵活应变,讲究谈吐从容,讲究大方得体。

历史上有会元及第,却结结巴巴只得个同进士出身的。

也有堪堪上榜,却因为字迹出色,不卑不亢,而被提至二甲,甚至一甲状元的。

殿试,科举的终结线,官场的起始路。

它将“一切皆有可能”展现到淋漓尽致,也让无数贡生担忧紧张,掌心出汗。

从会试放榜开始,到殿试足足大半个月,所有考生都在进行最后的努力。

终于,他们站在了皇城门口。

许默,齐淮,安浚,方远,认识的不认识的,有仇的没仇的,全都笔直等候。

天刚蒙蒙亮,若有似无的光透过云层,抵达众人肩膀。

锦衣侍卫持着长刀,守在门口,等待天光破晓的时刻,迎接学子们入场。

这本该森严肃穆的场景,却因为无人管束而显得有些杂乱。

学子们或互相倾诉,或大倒苦水,或忧心忡何从,或八卦打听。

许默站在人群,微微侧身就能看见担忧的弟弟妹妹,他摆了摆手示意无妨。

这段时间方家太安静了,安静到他们都知晓,方家于殿试内必有大动作。

可那又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