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学习的魅力(2/2)

“大哥,温氏医馆已经有了自己的名声,也开始盈利了。”温知允抿着嘴,小声交代。

长宴摊摊手,“扶风哥哥去泰山了,我帮他处理着王家事务。”

虽然没有入账,但管理整个家族所带来的益处,是金钱难以衡量的。

就连姜笙都歪着头道,“大哥,作坊的腊鱼和腊肉都卖出去啦,天气热了产量又要变少,姑姑已经准备研究其他东西啦。”

许默微微颔首,他在贡院里苦熬挥毫的时候,弟弟妹妹们也没有虚度时光。

他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前进,不管步伐小或者大,不管有没有进账盈利,只要相对于之前的自己有所进步,那就证明时光没有被浪费。

“好,都很好。”许默抬头遥望北方,“相信北疆的老三也会很好。”

兄妹们坐上马车,赶回簪花小院。

举人试不同于童生试或秀才试,因为事关重大,是地方最后一道关卡,非常受到重视,所以这放榜时间要更久一点。

童生试和秀才试放榜要半月,那举人试就得月余。

回到簪花小院后。

许默并没有举人试考完了就掉以轻心,而是继续研读四书五经,连稚子时期读过的书籍都重新翻阅了一遍。

他一如考试前认真,学习的劲头从曾衰弱。

姜笙拉着二哥四哥五哥在外头偷窥了半天,才撅着屁股悄悄退离。

许默曾经说过,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他也用行动给弟弟妹妹们上了一课。

郑如谦握紧拳头,“我这就去雇人,争取在大哥放榜前把安水郡到丹阳郡这条线给运起来。”

温知允也认真地抱起小药箱,“我要去一趟斜阳县,最近给患者诊脉发现了一些问题,我要去找吴大夫请教。”

长宴摊摊手,“那我就在扶风哥哥回来之前,把王家给打理妥当。”

刚才还热闹的小院又恢复平静。

姜笙站在院子里,莫名有点不适应。

她本不喜欢读书,守着个作坊也挺满意,但哥哥们的努力让她感到羞愧,踌躇片刻后,还是回到房间里,拿起大哥给的杂集,认真翻阅起来。

晚上。

张姑姑做了鸡汤面条,端给孩子们,看着他们小猪似的呼噜噜,高兴地笑了,“这鸡汤是选用新鲜的老母鸡,在炉火上煨足半日,直到骨头肉都酥了,炖出浓浓的鸡汤味,再用鸡蛋面粉和出来的手擀面,煮出来劲道又香浓,味道可正宗?”

这要是往常,姜笙早就一边点头,一边往肚子里吞了。

但今天,她想起来在杂集里看到一道白水煮面,小声嘀咕,“姑姑做的面很好吃,不过姜笙在书里看到,白水煮面也能让人欲罢不能,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神仙味道。”

张香莲一怔,难得不服气,“白水煮面,怎么可能好吃?”

姜笙挠头,循着回忆描述,“书里说,先是要把小鸡仔腌制一天,再晾晒至干燥,最后磨成粉和入面里,即便是用白水煮味道也极鲜美。”

可鸡怎么晾晒至干燥,还磨成粉,再和进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