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的计谋(2/2)

那李治向来都是以仁义立身。

倘若其身边之人受到打击他是管与不管?

若是不管,他之前的仁义之举便化作徒劳。

若是插手其中…只要有一人真的犯事那晋王定然会被连累。

到时候…”

“到时我们就不断寻找这些人的麻烦,即便真的无人犯错父皇也会大起疑心。

时日一久李治之前的所有功绩自然便会大打折扣。”

李承乾不等侯君集说完就接口道。

侯君集点头道:“正是如此。”

李承乾的大脑此时正在快速转动,眼中更是异彩连连。

他比侯君集想的还要更多。

如今朝中的许多大臣都已经到了老年。

甚至有些人已经卧病在床。

这些人眼看就要退居幕后,他们在朝中的影响力本就已经开始下降。

这些人为官多年,不可能什么错误都没犯过。

自己与其去找那些低阶官员的麻烦不如直接对他们动手。

如此一来不但能够打击李治而且说不得还能在关键职位安插上自己人。

这样岂不是更有成效?

此时李承乾的脑海中不停的掠过一个个朝中大臣的名字。

房玄龄,魏征,戴胄,李道宗,段纶等人的名字依次从脑海中掠过。

甚至就连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都没有忽略。

直到这时李承乾才真正意识到李治的可怕。

朝中稍有影响的文臣武将几乎都和李治有着不清不楚的联系。

此时他已经打定了主意,这些人即便没有问题,等到自己继位以后也绝不会继续任用他们。

李承乾回到太子府以后马上就安排人手对这些人展开了秘密调查。

同时他还加强了和朝中一些御史言官的联系。

这些人有一个最大的优点。

那就是他们拥有李世民亲授的弹劾之权。

这些人即便没有真正的证据只凭自己的臆测胡说都不会受到太重的惩罚。

因此他们的胆子特别大,根本就不怕朝中的那些大佬。

李承乾主动交好他们就是要做两手准备。

倘若自己手中掌握了证据这些人就暂时先不用。

自己身后也有不小的势力正好可以留给他们发挥。

倘若自己真的抓不住这些人的把柄,那就是这些人发挥的时候。

自己只需要给他们一些捕风捉影的消息这些人自然就会主动去弹劾。

到时候这些大臣们人心惶惶自然就会去找李治。

一旦李治被这些事情缠上不信他还有精力去关注其他。

此时的李治对这些全然不知。

第二天一早他便带着武则天前往了城外的学院。

通过一路上的交谈李治了解到武则天的文学造诣已经有了不小的成就。

只是对于其它学科并没有多少涉猎。

因此李治来到学院之后直接让袁天罡给武则天单独安排了几位老师让他们先给武则天进行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