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战局(2/3)

于是戚帅便及时速收缩兵力,将麾下精兵都集中到了几个大城里,以求安然渡过这个严冬。

来年再战。

而如今盘点战果,战果却寥寥无几。

很显然。

在经过了长达十余年的媾和苟安之后,武备松懈,九边明军的战斗力早已糜烂,在短时间内尚且难以恢复。

虽有戚帅坐镇,又有李如松,马林这样的悍将东征西讨,可只是靠着浙军,辽军的一部分精兵……

数量实在是太少了。

如此。

前线明军虽耗费了大量军需,烧了大片鞑靼人赖以为生的草场,却难以对拥兵数十万的草原各部造成致命性的打击。

最终打成了一场消耗战。

静谧中。

沈烈揉了揉酸痛的太阳穴,幽幽的叹了口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战局……不乐观呀。”

“草原……”

实在太大了!

压根找不到鞑靼人的主力。

而糟糕的是……

随着明军推进了长城,转入了防御。

与此同时。

鞑靼,瓦剌各部却闻风而动,忽然活跃了起来,开始趁着严寒的天气,机动性极强的草原骑兵对大明边关展开了大规模的骚扰。

千百年来,皆是如此。

中原军队通常喜欢在夏,秋之交进攻草原。

只因这时候草木丰茂,牛羊正肥,大规模的进攻,雷霆扫穴,可以给游牧骑兵造成最大杀伤。

而游牧骑兵则喜欢在冬季掳掠边关,从囤货过冬的大明边民手中获得大量过冬的物资。

所以每每到了寒冬腊月,便是大明边民最难熬的时候,那些可怜巴巴的边民,还有那些世世代代驻守边关的军户。

数十万。

甚至上百万九边在恶劣的环境中,与天斗,与人斗,好不容易屯了一些过冬的粮食。

却又被突如其来的游牧亲兵烧杀劫掠,在血与火中艰难的挣扎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长此以往。

人心便渐渐的散了。

麻木了。

而此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