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不赞同(1/4)

和记黄埔其实在未来的长江实业集团里面,更重要的是它的零售和港口业务。

特别是零售业务,旗下有香江第一的百佳超市、全世界第一大的屈臣氏连锁店等等,为和记黄埔带来了大量的利润和估值。

但是和记黄埔加入长实集团之后,成名的第一战,却是黄埔船坞改建商住房项目——黄埔花园。

在香江,废旧船坞改变用途来做房地产,那是经常有的事儿。

太古集团前些年就把自己的太古船坞拿来修了房子,成为了香江房地产中产阶级的标杆,房价一涨再涨,让太古城赚得盆满钵满。

黄埔船坞在九龙红勘区域,面临大海,和港岛区的北角、炮台山隔海相望,面积更是多达19公顷,足足285亩,比起太古城的200多亩都还要大不少!

白度上有说太古城只有53亩,那其实是一个笑话。

别的不提,太古城有61栋房子,12000多个单位,你试一试在53亩的土地上摆下这么多栋房子看看?

一点空隙都没有,也没办法摆得下来啊!

更何况人家太古城的绿化和休闲面积都很不错,容积率也最多是4倍左右,53亩连人家的绿化面积都当不了。

殷俊记得,黄埔花园修成之后,就作为香江的又一中场阶级聚居的优秀屋邨,差不多有100栋住宅,11000多个住宅单位,住了4万多人,可谓是非常的成功。

而更吓人的是长实集团的利润。

他们趁着香江房地产最低迷的时候,向政.府申请把黄埔船坞改用为住宅和商业办公楼用地,补交的地皮差价创下了历史最低,仅仅是亿港币,然后外加道路建筑费亿元,也就是6亿。

要知道,在1981年,也就是明年的时候,长实集团同样这么申请,和记黄埔则是需要补低价28亿港币的!

单单这么一笔,他们便已经省了22亿。

等到黄埔花园最后一期售罄,长实集团获得的是53亿港币的税前利润,外加170万方呎的商场,拿来慢慢收租,细水长流。

整个这么的算下来,他们单是在黄埔花园这一单地产生意上,便赚了100亿以上,只多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