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要玩就玩大的!(3/5)

“我问过以前的同事,他们说主要还是主板电路方面的技术。”

李云海淡淡的说了一句:“那就不足为惧!连想公司的确是我们在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但我们现在要面对的,却是全球的压力。”

因为电脑的其他方面很难有创新,再加上绝高的技术壁垒,难以突破,所以只能从主板电路设计寻找更多的增值空间。

这一点,是所有pc厂商的共识。

李云海和倪教授能想到这一点,连想公司肯定也会这么做。

对此,李云海并不担心,因为四海集团在这方面遥遥领先,连想公司就算有些成就,也不足为惧。

他现在最担心的,还是英特尔带来的打压和制裁。

英特尔为了垄断芯片市场,最近几年连续发力,连amd这个最大的合伙商都被他们告了,想要切断对amd的x86授权。

随着芯片集成度的不断提高,英特尔公司也进入了微机支持芯片组市场,并向pc厂商提供“公板”,这缩短了它的新cpu进入市场的周期,但也压缩了其它厂商的创新空间。

想做电脑,就只能遵从英特尔制定的规矩,才有饭吃。

在这种情况下,主板电路设计的增值空间也越来越小了。长期的技术实践使倪教授深刻的认识到,我国计算机产业,如果不在硬件方面掌握集成电路芯片这个核心技术,就会始终受制于人。

因此,1987年四海集团就开始发展asic,也就是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技术。

几年前,倪教授在7型汉卡上首先采用了自主设计的asic芯片并获得成功,于是,他又在四海龙腾pc设计中,加入自主设计的asic芯片以提高增值,开发出vl总线和pci总线的ide控制芯片。

后世的人们都知道集成电路技术“芯片”和软件技术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但在1980年代的我国,人们对芯片还很不了解,很少有公司敢于去碰芯片研发。

而四海集团于1985年就开始发展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技术。

由于那时外国公司的新产品首先在国外发布,到我国发布要延迟半年左右,而国内公司一般没有自己的开发部,新机型要从国外进口,时间长,速度也很慢。

但是四海集团却能自主研制主板,自己生产芯片,做到了和国外厂商基本同步,领先国内其他厂家半年以上的时间。

只不过,这一切的研发,都是基于英特尔的x86架构基础之上。

现在他们意识到,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因为英特尔公司已经在收紧授权,也将打压其他厂家的生产,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在这种大环境下,李云海和倪教授决定双管齐下。

一方面,继续基于x86系统的研究,另一方面,他们和伯克利的dave教授一起合作,基于risc架构进行芯片的研究。

在80年代,全球至少有五种芯片架构,只是最后被英特尔的x86一统天下,他们舍得投入资金进行研究,新技术层出不穷,又得到了ibm的通力合作,再加上微软公司软件上的兼容和支持,试问其他芯片哪里还有生存的余地?

就连苹果公司这个时期也是采用x86架构。

李云海告诉倪教授:“我们一定要尽快拿出自主可控的芯片技术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