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法院来人(2/2)

为了保护郭婉华,李云海便用胳膊和身体护住对方。

有时为了躲避别人,两人不得不贴近。

每次靠近,李云海都能感受到郭婉华的柔软和饱满。

郭婉华在他耳边问道:“你和施家合作,怎么分成?”

李云海说道:“和你一样的,每家一半。”

郭婉华又问:“硒鼓的利润怎么样?有组装计算机高吗?”

李云海摇头道:“那当然没有,主要是靠走销量。”

郭婉华嗯了一声,说道:“花城开店,开到哪里合适呢?我虽然在花城住了那么久,其实并不熟悉。”

这倒是个大事,四海商店相当于四海集团产品的经销商店,需要找到最繁华的地段开店,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

李云海一时间也不知道到哪里开店比较好。

郭婉华笑道:“要不你抽空去一趟花城,我们一起找家店铺吧?”

“好!等四海集团成立以后,我也就闲下来了。”

“你要请多少人做事?”

“一百多人吧!不然真忙不过来。林姑姑他们天天加班到凌晨,还要联系海外的客户,有时要到半夜才能睡。”

“现在外贸做起来了,的确需要人手。”

舞曲停了下来。

郭婉华微微一愕:“这么快就跳完了?第一次觉得跳舞也是种享受。”

李云海笑道:“这是对我的夸奖?”

两人相视一笑。

大家玩到晚上九点这才散去。

施文涛兄妹,今天已经在芙蓉宾馆开了房间,自行回去休息。

李云海和林芝,请郭婉华回到自己家里来睡。

郭婉华问他们:“怎么不请个佣人?这么大的房子,搞卫生都烦得很。”

林芝带她到客卧,说道:“是我不愿意请。我情愿自己辛苦一下。等以后有了孩子,真的忙不过来时,再请人不迟。”

郭婉华道:“你们这是要过二人世界!可以理解。年轻人嘛,在哪里都可以胡天胡地。”

林芝那点小心思,全被郭婉华看穿了,不由得羞涩的一笑,低声说道:“郭姐,我还真是这么想的,有了佣人在,那就很不方便了,是不是?”

郭婉华抿嘴浅笑,问道:“你们一天多少次啊?”

林芝羞红了脸,说道:“这个不好说啦!羞羞!”

郭婉华把手搭在她的肩膀上,笑道:“姐看得出来,你的气色,比去年更加红润,可见你和他的生活,过得十分的和谐快乐。”

林芝轻抚自己的脸颊,笑道:“那当然了!他可会玩了!郭姐姐,你早点休息。你的助理和司机,我已经安排在一楼客房了,你有事也可以喊他们。”

“好。林芝,我们这次来,可能要住到四海集团开业,时间有点久,我的意思是,明天开始,我和施小姐住在你家就行了。我的助理和司机,就安排他们住在附近的旅馆。旅馆也便宜不是?”

“也行,听你的安排。”

“那好,谢谢你们的款待。”

林芝回到自己卧室,和李云海冲凉恩爱不提。

次日,施文涛带队回花城,那边一摊子事情,也离不开他。

施文茵暂时留在西州。

上午,李云海带着施文茵,来到工厂,两人商量建设硒鼓厂的事。

因为只是翻新二手硒鼓,对厂房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购买碳粉灌装机就行了。

碳粉灌装过程中,会产生粉尘,需要做好防护措施,有了专业的碳粉灌装机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节约人工。

施文茵看了厂房,对李云海说道:“云海,我以前没开过这样的工厂,具体怎么做?姐心里一点谱也没有,你得教我。”

李云海之前建碳粉厂的时候,和国内的众多机械制造厂有过联系或合作,他当即翻出电话本来,把那几个机械厂的电话告诉施文茵。

“施姐,你联系他们,就说是四海公司的,他们会给你最优惠的价格。碳粉灌装机就找他们买。”

“行,那工人呢?”

“工人都是现成的,我那边还有几十个工人可以分过来。等以后扩建,我再招人。”

“那就齐全了!”

“嗯,我带你到那边的工厂走走,介绍你和林姑姑认识,你在这边有什么事,都可以找她解决。她是林芝的亲姑姑,也是我们四海集团的副总裁。”

“好。”

李云海带着施文茵,先参观了电脑组装车间,再来到耗材厂,找到林小凤。

林小凤和几个职员,正在忙着算报表,看到他们到来,起身招待。

李云海介绍施文茵和林小凤认识。

林小凤和施文茵握手,笑道:“云海和小芝订婚那天,我见过施小姐,当时就觉得施小姐真是漂亮,跟明星似的。特别是通身的气质,更让人喜欢。”

施文茵抿嘴笑道:“谢谢你的夸奖。我要在这边待一阵,筹建硒鼓厂,以后请林总多指点。”

林小凤说一切好说,你有事尽管找我。

她对李云海道:“你招的人呢?给我分十个过来,我这边完全忙不过来。”

李云海道:“姑姑,别着急,下个月就有人用了。”

“还要等下个月啊!”林小凤无奈的摇了摇头,“你得招几个懂海关和海运的人。我们现在急需此类人才。”

李云海想了想,说道:“这次招聘的人里面,好像有几个人,以前在原单位也是做报关工作的。到时安排给你用。”

一切安排妥当,李云海乘车离开。

车子经过五一路四海商店,李云海吩咐庄勇停车。

因为他看到有法院的车停在门口。

李云海下了车,走进自家商店,看到两个司法人员正在里面和刘燕等人交谈。

刘燕拿着话筒,正在打电话,猛然间看到李云海走进来,喊道:“李总,法院的同志找你!――我们李总来了,你们有什么事,跟李总说吧!”

那两个同志都穿着法警的衣服,无比的庄严。

他俩转过身来,看着李云海。

李云海上前说道:“我就是这家店的老板,请问两位同志,找我有什么事吗?”

“你就是李云海啊?”高个子法警打开公文包,掏出一份传真文件,递给李云海,“你看看,这是给你的吗?”

李云海狐疑的接了过来,一看上面的文字,不由得一怔。

他还以为科研所的同志是说着玩玩的,没想到对方居然真的告到了法院!

高个子说道:“这是北金那边传过来的,说是你非法挖人,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也是奉命过来了解情况。这种民事纠纷,能调解的,我们尽量进行调解,不要诉诸法律来解决问题。”

李云海苦笑一声,真的是哭笑不得。

“两位同志,请坐下说话。关于这件事,请容许我向两位解说清楚。”

他请两人坐下来,又吩咐张洁泡茶。

李云海租下长岛饭店是最近的事,很多人一提到四海公司,还是往四海商店这边跑。

高个子接过张洁递来的茶,说了声谢谢,对李云海道:“你们四海公司,在省里也是名优企业,我们多少也有所耳闻,你们和北金的科研所争人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云海递了烟过去,说道:“同志,科研所也是企业。别说他们是企业,别是单位,人家要辞职,要离开,谁能挡得住?现在下海的人那么多!国家都放宽了政策。这可是有法可依的。”

我国共有3次下海经商浪潮,分别发生在1984年、1987年和1993年。1984年那一拨,多数是靠继承海外遗产、留洋打工、倒腾紧缺商品、甚至包括部分靠辛勤劳动先富起来的人群,也就是银行账户上存有十几、二十万的人群,俗称食利阶层。

1983年,当时的劳动人事部、国家经济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通知》,以保留铁饭碗的优惠条件,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下海经商,顿时打破了国有企事业单位死水一潭的局面!

李云海说有法可依,还真不是吹牛。

而他本人,也是依靠倒腾紧缺商品,计算机、复印机,赚到了第一桶金。

高个子点了点头,说道:“那恶意高薪挖人,又怎么说?”

李云海气笑了:“同志,你现在工资多少?我是说打个比方啊,你现在月工资一百块钱,我出每个月10000块钱请你做事,然后你答应过来帮我。你说这叫什么?”

高个子怔了怔:“每个月一万?那我肯定来!”

李云海打了一下手背:“就这么一回事啊!结果到了他们嘴里,居然成了什么恶意高薪挖人!他们留不住人才,他们出不起高薪,反倒怪我们给的工资太高!这叫什么?这叫恶意告状!这叫恶意不加薪!”

高个子和胖子相视一笑,都觉得这事太过荒唐,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调解?

“李云海同志,这事你看要怎么解决?”

“问我?我也不知道啊,这是你们法院的事。”

“这?那如果对方一定要告你们,那可是要宣你出庭的。”

“无所谓!如果他们一定要告,那就告好了!我又没有做错什么事!我相信法律的公正严明。”

高个子微微沉吟,问道:“李云海同志,你挖了他们多少个人?值得他们这么兴师动众?”

第一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