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四海学校(3/4)

李云海只管找施家要货,至于施家怎么解决货源问题,那就不是他要操心的了。

当天晚上,李云海早早的来到林芝家,在她家蹭了一顿饭。

他看似不经意的提到了梅山地区的赵专员,然后察看林振邦的反应。

让他失望的是,林振邦脸上波澜不兴,完全看不出来他的想法。

李云海不得不佩服,人家的城府真是深厚,早就不着于皮相了。

他只得把话说完,说赵专员很仰慕林领导,还说在林领导方便的时候,想前来拜会,就是不知道林领导几时有空?

林振邦抿了一口酒,淡然的说了一句:“我随时有空。”

这就是回答,也是态度。

如果他不待见赵专员,就会说最近挺忙,或者说让对方找梁秘书预约。

李云海心领神会,不再提及此事。

吃过饭后,李云海和林芝来到文化馆的舞厅。

他们上次来的时候,这边都没有陪舞的人,没想到今天再来,还真的有了专人陪舞!

林芝也是十分讶异,她和李云海一边跳舞,一边察看那些女人。

“云海,你说这种行为,到底怎么样定性呢?”林芝是下来考察的,要写报告上交。

李云海说了一句经典的话:“没有不正经的工作,只有不正经的人。堵不如疏,管理不如引导。”

文化馆召开舞厅的目的,一是为了创收,二是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娱乐活动。因此,他们也就默认了这种陪舞行为的存在。

自从市里有了第一家舞厅,陆陆续续又开起了好几家舞厅。

文化馆不搞这一套,这些女人自然会到别的舞厅去。

久而久之,文化馆的舞厅,自然就缺乏竞争力。

舞女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她们赖以谋生的工作。

一个女人若是想堕落,没有舞厅这个媒介,她们也一样会去站街。

舞厅只要管好自己经营的这块地方就行了,舞厅之外的交易,不归他们负责。

林芝听明白了李云海的意见,点了点头,说我知道怎么写这个报告了。

她看到的舞女,穿着打扮和普通人并无二致,跳舞的时候也规规矩矩,并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

两人跳了一个小时的舞,便回家休息。

第二天,李云海打了个电话给赵专员,向他在四海商店采购办公设备表示了感谢,同时说了一句:“你方便的时候,可以来省城找林领导汇报一下工作。我跟他一起吃饭的时候,跟他提到了你,他很赏识你。”

这话无异于给赵专员打了一针鸡血,他极为高兴的说了一声:“我知道了,谢谢李科长,改天请你吃饭。”

货从花城发到西州后,李云海通知了赵专员。

赵专员说他带人过来一趟。

李云海知道,对方说是来验收机器,其实是为了拜会林振邦。

赵专员来到省城后,请李云海吃了个饭,然后去见林振邦,至于他们双方谈的什么,李云海并不知情,也无须知情。

这个订单交付以后,学校要放寒假了。

李云海的四海电脑学校,做好了一切准备,正式开业。

开业前一天,李云海召集学校的工作人员和老师,开了一个会议,重申了在教学当中要注意的事项。

寒假的第一天上午,四海学校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开业典礼。

林振邦让梁秘书送来了一幅贺联:“云雀采章,新校始开春风化时雨,海纳百川,教坛肇创计算新高度。”

省教育厅的领导亲临现场,挥毫题词:“学好计算机,建设四个现代化。”

李云海让人把林振邦的对联,做了学校的大门联,并安排人赶刻木板对联。他把教育厅领导的题词,放到了学校的办公室里,又复印了20份,每间教室都贴了一份。

当天晚上六点多钟,1000名早就报过名的学生,来到位于南门口的四海电脑学校入学,开始他们的第一节电脑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