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好大的排场(2/3)

不过他还是愿意争一争,万一选上了呢?

沈秀兰是校长,每个月的工资是500元,梅青是副校长,每个月工资400元。

为了保证选举的公正性,在选举村干部之前,邵玉清选出监票员、计票员和唱票员。

而李明水也的确投了自己一票。

邵玉清更是惊异,说你家大崽就是李云海同志吧?他不是在商业局上班吗?怎么又做起买卖来了?

李德明对此也闹不清楚了!

儿子在省城到底做的是什么买卖,店铺开在哪里?又开的有多大?收入有多少?他压根就不知情!

“张永江,一票。”

反正以后还可以翻修。

邵玉清看在眼里,不由得问道:“李云海同志,这又是怎么回事?你还能帮人安排工作不成?”

张淑文等人正在忙活。

李德明邀请邵玉清到家里吃饭。

临走时,邵玉清忍不住再次回头看看这座砖坯房。

邵玉清背负双手,站在李云海家前的马路上,看着大屋,笑道:“这房子盖得大气!放在咱们白溪乡,也绝对算得上第一屋了!李德明同志,改革开放才几年时间,你却已经赚到了这么多的钱?了不起啊!”

李云海和施工队的人讨论装修的事情。

结果呼之欲出。

“李明水,一票。”

张姓人家当然愿意选张永江。

如果是一般人说出来的话,老三估计也没这么听他的话。

现在,他终于达成所愿。

林芝落落大方,笑着回答道:“我是李云海的女朋友。”

李云海笑道:“你这个科员,也相当于基层的股长了。股长也带长,也是个领导嘛!”

哪个村里有人在外面当官,当多大的官?

这些他们乡里干部都会弄得一清二楚。

李云海知道对方有着太多的疑惑。

林芝调动到了省文化局上班,回城后才正式去报到。

全场响起一片叫好声。

李云海验收了一番,指出一些不足之处,让工人们整改。

李德明同时邀请村委班子的其他几个成员到家里吃饭。

村民们议论纷纷。

李德明就比较朴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也不会使用什么修饰词。

当地习俗,新屋落成以后,要到堂屋杀一口牲口,杀猪宰牛羊都行。

邵玉清对李云海不由得刮目相看。

大中专毕业生国家包分配,但分配的去向,却是哪里来回哪里去。

这两年,国内有多家计算机相关的报纸杂志社创刊。

让他十分遗憾的是,他理想中的装修,现在压根就无法完成。

邵玉清笑着说了一声好,说那我就到你家叨扰一餐吧!

沈秀兰之前只听李云海说要开一家电脑培训机构,在她的想象中,顶多也就开一两个班级吧?

她没想到李云海直接开了一家这么大的电脑学校!

足足有1000台电脑!

还请了40个老师。

这时,石板村村支书的选举工作正式开始。

李云海拿出一个工作日记本来,翻开到其中一页,说道:“我们现在要办的是寒假突击训练营。因为我们的老师都是兼职的,所以我们暂时只能在晚上和礼拜天开班。”

从李云海让父亲入党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在谋划这一天了。

应聘的人多,李云海便择优录取,留下了40个人,每个班两个老师,轮流上课。

一个农民出身的年轻人,好不容易有了一份工作,居然敢辞职去当个体户!

李云海脸色沉着,完全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李云海翻到另一页,说道:“寒假是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只上20天课,包括年前和年后。剩下十天时间,老师和学员都要过年。至于学费嘛,我是这么定的,20天,学费200块钱一个人。”

李云海看着她靓丽的身影,消失在院子深处,这才离开。

李云海是懂自己父亲的,李德明那一票,的确是投的李明水。

李云海在省商业局工作,在省城又有一定的人脉圈子,以后乡里、村里要跑什么项目资金时,多一个人说话,总归是好事。

三个竞选人,也是投票人,代表各自的家庭投了选票。

邵玉清是个聪明人,一听这履历,就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

全场哗的一声!

邵玉清也有些发怔,他报完之后,才发现有些不对劲。

由于国内计算机教育资源匮乏,人们主要通过电视台、报刊和书籍来获取计算机相关知识。

经过李云海的一番操作,父亲成功的当上了族长和村支书。

李云海拿出一支笔,在本子上指指点点,说道:“对,我们寒假只开20个班,只招收1000个学生。每天晚上从七点上到九点,两个课时。礼拜天也是如此,上午和下午休息。”

20个班级,总计需要支付1万6千元的课时费。

这是不记名投票,谁也不知道哪个村民选了谁。

再加上李云海一系列的神操作,李德明当选的几率,并不比李明水低。

林芝噗嗤笑道:“我就是个科员,连个副主任科员都不是,这算哪门子的高升啊?”

林芝却十分低调,只说自己在省文化局工作。

林芝朝李云海挥了挥手:“好了,我中午去找你,你不用来接我。再见!”

这样的人家,岂是万元户可以比拟的?

随后,三个竞选人各自上台,说了一番竞选词。

人工费用的支出,加在一起,是万元。

80年代初,我国大多数家庭并没有经济能力购买电视机,相关的计算机培训班也不多,于是报刊和书籍成为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首选方式。

每户只派一个代表投票,每票只可以选一个人。

刘燕他们高兴的拍手叫好。

但是,要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术,只看不练是不行的。

事实也证明就是此人在作怪。

业务不熟练的老师,他则会一对一的进行辅导。

“哎呀,李云海同志,你可真是年少有为啊!这么年轻,就已经开起了大工厂!300人的工厂,那可了不得了!”

邵玉清自然相信他的话,讶道:“是吗?那你家修这房子的钱,哪里来的?”

有些村民不会写字,就让会写字的人代笔。

邵玉清看了看结果,抬头扫视全场,缓缓的说道:“我就不绕弯子了,直接宣传投票结果。张永江同志,得票63票。李明水同志,得票225票。李德明同志,得票225票!”

沈秀兰、梅青等人,都加盟了四海电脑培训学校。

40个老师,是轮流上课的,谁有时间谁来,都有时间就听从学校排班。

唱票结束。

李云海哈哈一笑,说道:“邵领导,此事说来话长,请各位先到屋里喝茶。”

朝中有人好做官。

李明水当的是秘书,想一步到位当上村支书,难度其实也很大。

来人是村里的张五婶,她把自家的女儿带了过来,说道:“李云海,我家大妹子19岁了,在县里读过高中,回家务不了农,干不了重活,你就给她安排个事做吧?”

沈秀兰哇了一声:“这个可以做!两块钱一个小时,如果能全部坐满,一个小时就能赚两千块钱,一天满座五小时,就能赚一万!那20天下来,能赚20万!”

就连张永江也知道,自己就是陪选。

“好,那就开始吧!”邵玉清坐了下来。

李明水短暂的难过之后,也接受了这个结果。

这里面如果没有人操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想把工作单位从县里调到省城,邵玉清明白有多么困难。

李明水不由得看了一眼李德明,两人居然能打成平手!但他心里明白,实际上算他输了。

纷纷乱乱了二十几分钟以后,开始投票。

张五婶看着李云芳记录下来,高兴的道了谢,带着女儿离开。

而邵玉清投李德明这一票的理由,也称得上光明正大。

邵玉清四十多岁年纪,穿着黑色的夹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刮得干干净净,他先打量李云海两眼,见此人虽然年轻,却有一股沉稳内敛的气质,身材挺拔高大,眼睛里隐有精光闪烁,暗喝一声好个好生!

他主动伸出手来,呵呵笑道:“李云海同志,幸会。不知道你在省城哪个部门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