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山中学道,玄天妙手解谋(1/2)

“终是还差一步……”玄天喃喃道。

自上次于地星之上立下那都天神煞阵,以华夏之民为元气,以十二根巨柱为大阵之基,以那数十万巫兵为转换器,以华夏国脉为发动机,将那天地戾气转化为可供吸收的灵气。

此阵一来是为了完成玄天对国人的保护,以完他一些前世的执念,二来,却也是在为了解决那天地大劫的根源。

此前鸿均曾与他说过,这天地大劫的根源原是来自修士吸收天地间阴阳造化之力所来,混沌当中孕育盘古,盘古得天独厚,修成一身通天彻地的修为,成就比之圣人还高,但终究是不是圣人,开天辟地终至身陨,化生天地万物,此为盘古的劫,开天便是劫,盘古能得此修为便是因。

盘古死后,所开天地间万物俱生,生灵得道修行,吸收天地造化,便是与天地结因果,生灵越多越强,则吸收的造化越多,但天地间阴阳造化之力总是一定的,生灵一味吸取,不得付出,待到天地造化之力减少到一定量时,便会引发大劫,彼时,天地间因果纠缠深厚,生灵之间便会产生争斗,于争斗中失败的便将飞灰烟灭,将自身所吸收的造化之力还归天地,而胜者,则将自己所欠的量以败的一方之补上,只是此间种种终究是一种取巧之法,因果终究还在,只是无穷量的累积罢了,终有一刻会爆发出来,届时便是无量量劫之时。

若按鸿均所说,那这大劫便根本无解法,每次大劫都是因造化之力减少而产生,大劫中的修士互相争斗,彼此杀死对方,直至天地间造化之力得到一定量的补足后,大劫完成,但因果始终存在,且每次大劫中逃脱的一部分修士所吸收的造化之力便留存下来,如此循环往复,造化之力却是在不断的减少,终有一天,造化之力也会有枯竭的一天,此时,天道受损,根本不能补足,无量量劫之后,天地必将重归混沌,再行衍化。

当初玄天为此深陷矛盾当中,甚至当初曾有过杀了全天下的修士的想法,但这却是不行的,于那避劫之法相同,这也是一种取巧之法,修士能杀尽么?当然不能,便不说那修士,便是那圣人,玄天便拿他没则,何况盘古开天地,为的就是大道之下的演化,若玄天将这天地间的生灵杀光,阻止生灵衍化,大道运转,那跟毁灭天地没什么两样,自是不可取的办法。

而后玄天却是另僻稀境,妄图以阵势代替,以阵法吸收那修士之间因果所生的戾气化成灵气以供人再次吸收,那都天神煞阵便是玄天所做的一次试验。

这好比于那科技产品一般,只是,这东西却是很难滴~~~那地星之上的都天神煞也不能做到如此,只能吸收部分戾气或是污浊之气化成可供人吸收的灵气,但这天地间不缺的是灵气,缺的却是那供不应求的阴阳造化之力,这阴阳造化之力又岂是随意便能掌控的?便是鸿均也不能,这方面的东西不是道行神通就能满足的,想那鸿均,合天道的能力都无法解决,可见,这阴阳造化之力却不是神通道行便能解决的。

这事儿放在鸿均身上或无解,但放在玄天身上又不一样,非是玄天能力便高于鸿均,却是一些机缘巧合。

玄天有鸿均所没有的,一则是那后世的思想,与洪荒这些个时代的人不同,玄天身为穿越者,一些思想涌自于后世那个资讯爆炸的时代,不同于洪荒现有的固定思维模式,将一切寄托于道行法力当中,玄天自有他的看法,而且后世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多的是,或许有些在那个时代没用的想法在这儿却能实现,谁又说的准呢?

二则是关于大道本身的,混沌当中化生盘古一人,盘古掌开天大道,其使命便是开天,另外还有四样混沌至宝,这等至宝都几同于大道的存在,它们代表了各自的大道。

开天斧身如其名,为开天大道所必需之物,盘古持之开天,为大道演化必然。

造化玉碟却是不同,说起来倒应该称之为大道玉碟才更合适,当然,要称之为教化玉碟就有些太过那啥,别扭了。这造化玉碟却是主后天教化之职,持之教化天地众生,有大德,有大能者才可。

混沌珠游离混沌当中,镇压混沌,无人可见,此物虽然不见,但却是天地所成的根本,盘古开天地,划混沌清浊而成,可混沌无限宽广,盘古虽有大能,又有开天斧这等至宝在手,但却也不能将之完全劈开,洪荒虽大,却连混沌的一半都不到,实际上,便是鸿均如今如不知混沌有多宽,有多广。盘古划开天地容易,但来自混沌压力又是何等巨大,如同那潜艇一般,于海之中,内中大开,要受多大的压力可想而知,便是当年盘古也不得不撑天地而死,如今这天地能保存还是靠着这混沌珠游离混沌镇压所得,若无此物镇压混沌,只怕这天地还得不断的被混沌腐蚀同化。(本书不怎么讲它,只此一提,以后不再细说。)

最后一物,却是那混沌青莲,此物也同属混沌至宝,与那造化玉碟差不多,内含大道,其实四大至宝都有其独有的大道在内,但却只有造化玉碟与混沌青莲二者可成独一的大道记录器,开天斧不能作为领悟大道的法宝存在,而其与盘古一同为开天大道的存在,开天之后,这份大道显现便是三清与玄天手中了。

混沌珠没人见过,其大道不可见。

依大道演化来说,开天大道所主持的就是划开一片天地,扯起舞台地基,造化玉碟所代表的就是导演之职,而混沌青莲所代表的大道就是那演员与道具。

三者同是大道的一部分投影,三者相比起来自是不差,鸿均依几乎完整的造化玉碟而成就合天道的道行,无论神通还是道行都是天地间堪称一的。但鸿均却有极限,相比玄天的好命来,鸿均却要差许多,玄天不仅有开天大道,也有造化太碟的大道,更有那混沌青莲的大道在手。

那阴阳造化之力落在鸿均的手中或许无解,但偏偏这混沌青莲主造化,玄天又偏偏有部分青莲造化大道在手。

当初混沌青莲受开天大劫四分,有青、血、黑、金四色莲子化出四座十二品莲台,其血色莲台落入冥河手中,黑色莲台落入罗侯手中,金色莲台落入接引之手,青色莲台落入玄天手中。

当时玄天得到这十二品青莲的时候自是狂喜不已,此物不同于其他先天灵宝,虽然十二品青莲只有四十一重禁制,不比那先天至宝的存在,相比之下,这青莲的功能还没有那乾坤葫芦来的大,但偏偏玄天对之喜爱更甚过那跟了他多年的乾坤葫芦,其根本原因便在于这青莲有一特性,便是能将它同源之物炼化入内以提升法宝的品质。

这等性质却是其它法宝所没有的,也就是这等混沌至宝所化,又是那啥,植物类法宝才有这种功效。

或许其他人得到了这法宝还没这么狂喜,因为就算别人知道这法宝可以提升品质,但却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心思,原因就在于那可以提升法宝品质的东西都不好拿。

一个是在接引手中,圣人法宝,岂会轻与别人,死道友还不死贫道来着,自家的东西都还没有富起来更别说给别人了,损己利人之事接引还没有这等好心肠。

一个在冥河手中,这冥河虽然不是圣人,但也不好惹,就他的性格,躲在血海当中便是圣人也拿他有些麻烦。

最后一个黑莲不知道在哪儿。k

这些种种,却只有玄天才知道,他偏偏知道一些后世的经过,知道那黑莲的去处,知道接引的金莲会被别人给存坏了,再说,一个冥河,别人不好收拾,但他可不会这么想,就凭他那乾坤葫芦再加上他圣人之身以及他那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作为,他不信拿不到。

如此这般,才造就了二十四品青莲的出世,也只有这般,玄天才有一定的条件敢接那转化阴阳造化之力,化解天地量劫因果的本事。

玄天恨骂一声道:“我他妈的神经病,没事儿自己找事儿做,做了好事儿别人又不谢我来着……”说归说,但玄天却不得不动手,毕竟这天地,不仅是他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有他的眷恋,有他的顾忌,有这片天地的存在,他才会有归属感。

圣人,是寂莫的。

五十七    佛门东进,因果交换

由于玄天忙着设计那转化因果所产戾气而成阴阳造化之力的大阵,地星之上的战事无暇顾及,儒门只能自保,道门实力不足,不足以与佛门对抗,终是不敌,曹营势力大盛,一举打破三国鼎立的局面,而后佛门借助塞外蛮夷之力打入华夏,若非那玄天早有准备,将那数十万巫兵之魂养在都天神煞阵中,只怕那五胡乱华之事还得发生。

这些巫兵军魂被玄天放置在那都天神煞大阵当中,不仅吸收那天地戾气所转化的灵气,更有好命,能得那华夏龙脉之地的灵气补充,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这些军魂实力基本都达到了鬼将的地步,魂体都快成实体了,相比那返虚期修士的能力,数十万返虚期的军魂,这可不是一个弱小的力量。

便是天庭一时间也拿不出这么多炮灰来,佛门以前倒是没发现这等实力的存在,当年玄天设立都天神煞阵之时接引准提也不以为意,不想,这时的数十万军魂成了他们东进最大的麻烦。

措手不及的佛门遣下大量弟子下界相助,但却很无奈的发现,一向对那邪魔外道,冤魂恶力十分有效的佛光却对现在的这些军魂没什么用处,跟挠他们的痒差不多,一时间佛教弟子也是大惊失色。

这些军魂可不比那孤魂野鬼,游离在天地间,吸收一些博杂的灵气而成,这些军魂可是吸收的那经过转化而来的正宗灵气而成,又有那龙脉灵气温养,相比其它鬼魂而言,这数十万军魂更像天兵一般,个个威风凛凛,金甲着身,又兼是军队而成,令行如一,比那天兵还有威势,其气势更如那浩然正气一般,倒不想是鬼魂来着。

不惧怕佛法的军魂是恐怖的,而且是数十万不惧怕佛法的军魂,一时间佛门也拿他们没办法,其间更有那白起与赢政存于龙脉当中,一切胆敢闯入龙脉之地心存不轨的人都要被其击杀以喂养军魂。

佛门虽然有心派遣高手下界,但却怕被人发现,毕竟东方几处势力的眼睛一直盯着他们呢,要是佛门遣下高手下界的话,必然受人阻击,佛教有心无力,却只能干看着那东方眼馋。数十万军魂之力将佛门弟子一一阻挡在外,佛教依此东进无法,只好另谋他法。

极乐世界,八宝功德池旁。

那功德池旁,一枯瘦佛陀正默坐,口中缭缭梵音道出,带着无尽的诱惑,却又庄严肃穆,下首佛子满座,个个低眉顺耳,神色安详无比,那梵音入耳,顿时众佛子如若生极乐之事,个个脸色欣喜,整个极乐世界金光迷漫,如同一个金色的世界一般,只有光,没有影,无论是花、草、鱼、虫,包括那正在听着梵音缭唱的佛子们都是个个金光照体,如同渡了一层金子一般。

委实漂亮,这便是极乐所在,整个世界只有“极乐”,代表着光的存在,永远没有那黑暗或其他一切负面存在的世界。

若是仔细一看,却会发现这个世界有一种特殊的魔力,使人沉迷,但若有大毅力大智慧的人却能发现,这个世界却是不真实的,太单调了,便是那太极还有黑有白,几如那阿弥陀之能,又岂能将此一方化成永恒?

阿弥陀坐于八宝功德池旁,正是那口绽莲花的枯瘦佛陀,一旁又有一棵大树,金光灿灿,便是那准提所变化的菩提树,以此以供佛子们悟道的。

少时,梵音忽停,众佛子仍不知所谓,犹自沉迷在那阿弥陀虚构的“极乐”当中,自在不已。

阿弥陀高唱一声佛号,将众佛子唤醒,吩咐其退下,便不说话。

那菩提树一晃,大树化成一道人,身体修长,着素布道袍,脚穿草鞋,头上盘笄插一树枝,正是那准提道人。

准提大笑一声道:“我佛慈悲,多年努力,今日却终有收获,可喜可贺啊。”

却是准提在笑那三千佛子的皈依,这三千佛子本是接引从那截教中所渡的三千红尘客,自封神之后便由准提施法禁锢他们元神,强行将众人渡化而成佛,只是此举却不是长久之计,无奈之下,便由接引准提二人每日为其宣讲佛法,以接引的“梦中证道”(重生西游,顶)之法将这三千佛子带入接引的梦中,化出永恒的极乐,使其沉迷,而这段时间终究有收获,便是这三千佛子相继皈依,这才真正的是“佛子”。

阿弥陀苦笑一声,道:“只可惜那玄天圣人不识大道,不明天时道理,强阻我佛门东进,可怜世人受其苦难,不能登我极乐之境。”

准提脸色也变得不好看,恨恨道:“这东方圣人着实可恨,玄天与三清自持盘古正宗,看不起我佛教,他们又岂知我佛法无边?”

阿弥陀听罢,长叹一声,道:“可怜那玄天圣人,此子本与我佛门交好,本身又精通佛法,吾等有今日大道成就,归功还得谢他才是,只是此人终是以盘古自居,不与我等一般,可惜,可叹!”

当日玄天与接引准提三人论佛法,可谓是真个的道友一般,接引准提能将佛法补全,还靠玄天的提点(当然,没有玄天他们一样能成),这却是因果,这因果几可比那成道之因果,接引一直念着玄天的恩来着,若非世事无常,两方闹的对立,只怕而今两方倒是常走动来着。

准提想起当日之事也是有些叹息,他又如何不知道这些,自龙汉初劫之后,西方之地贫瘠,东方之人皆称其为蛮夷,不受人待见,便是当初他与接引在那紫霄宫听道也不得人正眼瞧上,若非当年二人还有些道行,只怕那座位之上便无他二人了。

当年玄天是唯一肯与他们交流的人,便是三清等人在接引准提成圣之后也少于二人说话,态度高傲,玄天以盘古正宗的身份与二人交好,倒让二人一番感动,只可惜最终因种种事情的发生,致使双方不得不对立起来,别看准提他往日常扮演恶人相,几乎什么龌龊之事他都干了,但好歹一个圣人,真个小人能成圣么?只不过为了大教的兴盛,西方的大兴,准提才真个是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了。

二人默首不言,分坐两旁,半晌,准提先道:“此事却是不得也罢,为我佛门大兴,吾等却是不得不为。”

阿弥陀默然不语,想想,道:“只是此番受阻,吾等又该如何而为?”

准提低头想了想,原先由于那地仙界之内,东胜神洲受道家直接掌控,南瞻部洲又有蓬莱岛与截教势力存在,便是佛门想要插缝也不行。而后本欲从那地星之内入手,先将地星之上的道统夺过来,可惜却不想又遭遇此事,此番又是不行,无奈,真个难啊。

准提想了半天,却也没个好办法解决,最后,却是道:“此番东方几圣却是给我等出了个大难题,无法,只好将那个因果了结了。”

准提却是说的是那老君的因果,当日老君化佛,欲分却佛教气运,此举却是釜底抽薪之举,虽然最后没成功,但老君从中得了好处,得了那金刚镯,却与佛教结下因果,因果就此结下了。

而后准提本不打算将这因果与老君了结了,概因那老君奉无为之道,平日里小心谨慎,很难算计到他,有此因果在,以后若是佛门有难,也可要挟老君留下一分情面在,而今玄门几圣中,当以玄天与老君为首,盘古四人,老君与原始结成团伙,通天经过封神一战,彻底倒向了玄天这一方,看样子打算就这样跟着玄天混了。

两方实力对等,唯一还有一个女娲却是态度有些暖昧,貌似女娲跟玄天的关系不错,但一来女娲身为圣人,自是矜持,二来女娲也不怎么管事儿,看其行事只是为了妖族利益便是,对妖族态度也有些暖昧,半顾半不顾的,倒是不知道她打算干什么。

准提的打算就是如此,玄天那儿他们本身就还欠着因果来着,有机会接引准提还得还上,老君之处却是不得不算上了,毕竟玄天那儿虽然有些难办,但玄天终是不立教,于传道一事却没什么发言权,至少大义之上没有,唯一可用的就是通天,但貌似通天自封神之后就不怎么出现了,而今东土还是以道门人阐二教为主,此事少不得先得问过老君便成,而后才是玄天。

但准提后来却不打算将这因果掐了,以换来传道的机会,毕竟能留就留,先前说过了,老君的因果不好拿,有机会就留着,以后有大用。

而后准提却是打算强行传道东土,借佛门的实力将道门打压下去,这样既达到传道的目的,又省下了一个因果,倒是好算计,可惜却不想半途玄天插了一脚,算计不成,而今之下只得将那因果跟老君换,换来传道东土的事儿。

阿弥陀想了想,点点头,道:“只能如此,此事还得劳烦师弟挂心了。”却是因为阿弥陀要镇守极乐世界,轻出不得。

准提道:“为我佛教之事,何谈劳烦。”话音刚落,准提身形一闪便消失了。

太赤天,八景宫中。

老君正坐于风火蒲团之上打坐,这风火蒲团却是老君自己炼制的,嗯,说起来有些奇怪,老君平日里的装备几乎都向鸿均贴近,这风火蒲团便是仿造那鸿均赐给玄天的清静蒲团所炼,当然,老君毕竟不知道那清静蒲团真正的妙用,只知那东西能大能小,看来是件法宝,而且可攻可守,貌似老君这件风火蒲团便是按如此想法而炼的,但他却不知道,那清静蒲团真正的作用其实大的海了,那东西可是一件变向的作弊器啊,能得升道行增高的速度的好东东,鸿均出品,又岂是老君所炼的次品可比?

半晌,老君忽然睁开微闭的双目,唤来童子,吩咐道:“汝可去外迎那准提圣人进来。”

童子领命而去,出外,便遇天外华光一闪,一道人瞬音便至近前,突兀的出现,却又显得十分的自然,童子虽然道行不高,不识此间玄妙,但却也见识不少,圣人手段亦知一些,赶紧上前一看,便见正是那曾来过的准提圣人,童子拜道:“拜见准提圣人。”

准提点点头,道:“你家圣人可在?”这却是句废话,以他之能又如何不知老君所在,只是问问。

童子点头道:“正是我家老爷命我前来迎接圣人。”

准提道:“前头带路。”童子转身便往内走,准提跟上。

少时,二人入殿,童子复命而退,准提上前拱手道:“见过人教太清圣人。”

老君点点头,一指左首之下,升起一座云床,便自顾闭上眼睛,准提也不意外,自是走上前去坐下。

两人皆是默坐不语,各自心中打着算盘。

最后,还是准提先开口道:“道兄此处倒是好安宁啊,道兄有福啊。”

老君微睁一下眼睛,心道:这准提莫不是脑袋糊了?竟说废话,圣人道场还能如那菜市场一般不成?

“道兄谬赞了,吾此处却是不比道兄那斜月三星洞啊。”老君自顾说了句,然后又闭上眼睛。

准提脸色有些尴尬,老君这话却不是在夸他斜月三星洞的好,而是在说那只猴子呢。

圣人神通无极限,道行不可思议,老君自是知道准提今日所来所谓何事,先前准提本就是打算来以因果相挟,却又在那儿说废话,任是老君脾气再好也觉得不舒服,毕竟准提这等行为就跟那要帐的找上门来,被人帐的人自然心中有心觉得不舒服。

而那猴子之事关系到佛门东进的大事,准提希望借此让佛门有这个机会,那猴子需替女娲偿还因果,佛门先行一步,以猴子的资质,被佛门收去当打手去了,其他几人却是不喜。

五十八    西游之序,佛门大兴之始

准提来了太赤天与老君商议条件,中间老君提到准提收那猴子的事儿,准提微微有些尴尬。

不过准提此人为了佛门确实是费煞了苦心,这点儿小事自是不能让他退缩。面色微微一转,道:“吾那小地儿确实不怎么样,东方地灵人杰,才真是好地方啊。”

老君也不理准提这话,直道:“道友又何必如此?”

准提一听,知是老君不愿再在此事上打转,便让自己直说,准提也不客气,微一理顺,道:“却是贫道的不是。”

准提道:“贫道师兄接引以大毅力大智慧立下西方极乐世界,发以大宏愿立下沙门佛教,誓渡天下众生,此等大慈悲、大功德之事却是天下少有。”

老君听到此处,微有不快,接引有大毅力有大智慧不假,大慈悲也没错,大功德也是对的,但准提却不该说这事儿是天下少有的,貌似人老君立人教也是有大功德的,怎么听起准提话就好像他人教比接引的佛教弱来着?

准提亦是一个察言观色的主儿,刚说这儿时发现老君面色有些变化,便知自己那句话可能让老君误会了,心中暗骂自己一句,又道:“阿弥陀舍弃自身,欲救苍生苦难,万般因果皆归阿弥陀,此等大慈悲堪堪可比道兄人教功德之事,道兄亦是慈悲之人,苍生疾苦,想来道兄亦能体谅一番。”

老君微睁开眼,却是不愿再听准提废话了,道:“道友可直说便是。”

准提一听,笑道:“那阿弥陀虽有大毅力大智慧,但终是西方太过贫瘠,人稀地薄,却是不足以担此大任,吾观那南瞻部洲民风朴乱,众生愚昧,是以,我佛慈悲,欲传道于那南瞻部洲,以教化苍生,以求极乐。”

准提这话却是有考究的,选那南瞻部洲的理由也有三。

一,南瞻部洲之地几经战乱,加上此大洲山岭众多,人烟不多,相比东胜神洲要差,比那西牛贺洲与北俱芦洲却要好些,典型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加之山岭中势力混乱,道门却并未将此洲看得太重。

二,一点中道门并不看重南瞻部洲的原因还有一处,便是此洲原是另外两家的势力所在,一是那位于海边百万里之内截教传道势力,此处乃老君为化解三清矛盾,了结化佛因果所允的,截教在此地传道发展,虽然并未越界而出,但内里却是固若金汤;二是那蓬莱岛,众所周知,那秦国一统南瞻部洲,靠的就是蓬莱岛背后的支持,虽然蓬莱岛不管传道之事,但近观这些年来玄天所做的事情来看,玄天却是打算通过儒家控制朝堂以达到传道扬名的地步,毕竟上位者掌权,下位者只能听之。蓬莱岛这种做法也是其他几教通常所用的方法。

但其他教派与之不同,虽然通过掌握朝堂的目的以便传道,但教派中还有一些弟子散布各地,这是蓬莱岛所没有的优势。加上前些年蓬莱岛与老君合作,而玄天又在忙着其他事情,这些年对南瞻部洲的事情却是少有管理了。

是故,南瞻部洲现在的势力非常复杂,有截教,蓬莱岛,还有一些山岭间的妖王散仙等,虽然这些妖怪散仙多无背景者,但人一多起来自然也有些麻烦。

道门人阐二教当这块地是鸡肋,一来吃又吃不完,有截教与蓬莱岛的存在,人阐二教也不能将此地完全掌握,再者,好歹蓬莱岛现在与人阐二教还属同宗同门,结盟的意思还在,与其因为跑去占一块小地方而得罪两家不说,反不如将此地置之不顾,卖个好给别人。

三,由于最近因玄天在忙其他事情(几个圣人不知道玄天在干什么),疏忽了对天地大事的掌握,上次地星之上道统的争夺中儒门便与道门两教支持的势力有些矛盾,双方利益不同,再者结盟之事本身就没个定数,两方一来本就有矛盾在身,再加上此事,双方结盟已经有了一丝裂缝,准提却是希望借这次传道之事挑起双方的矛盾,以后也避免了佛教同时面对两方势力的局面。

老君道行高深,又借一气化三清斩去执念,道行精进,无有嗔、痴、欲念的干扰,算计之事自然信手拈来,自是知道准提说这话的想法,一来准提却是有些无奈的选择,东胜神洲在他人阐两教的控制下,佛教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前来的,再者准提也是打算借他之口引起蓬莱岛的不满,好使两家结盟之势不存,到时佛教传道压力也小一些。

蓬莱岛虽然并不实际掌握南瞻部洲之事,但明眼人却也能看出来,南瞻部洲基本上算是蓬莱岛的势力存在,儒墨法兵四家根基皆在此洲,弟子遍及南瞻部洲之内,那些大妖散仙自不在这些势力的眼中,随手便能灰灰的角色根本不入他们的法眼,还有一个截教与蓬莱岛交好,自然也不会阻拦他们,南瞻部洲几乎算得上是蓬莱岛的掌握之内。

佛教若要传道此洲之上,必然会与四家有了牵扯,有牵扯就会有因果,以佛教大兴的势头与阿弥陀与准提大兴佛门的决心来看,双方定会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按说这南瞻部洲属于蓬莱岛掌握,佛教俗传道之事应该找玄天圣人或是通天教主商量才是,但准提却找到了老君,这也是准提的打算在内,明者来说,玄天不立教,不管传道的事情,所以问玄天没必要了,便是顾及他是圣人也不需要,因为玄天肯定是不会同意的,问了也是白问。

通天教主的截教与人阐两教有矛盾,几乎灭教的大因果,虽然如此,但通天教主却不同于玄天,不管因果如何大,他那截教还属玄门道教一脉,且这些年来通天闭了碧游宫,不怎么出现,截教只在那百万里地内传道,也没发生什么事,所以通天也不用问了。

而名义上老君才是玄门传道的大弟子,在通天不出,原始一味跟着老君走的局面下,准提来问老君这事起码在大义上是说得过去的。

但偏偏就是玄天在一旁碍着,若是老君答应了准提,这事儿可就得罪了玄天了,虽然大义上玄天不立教不管传道的事情,但内里大家都清楚的,老君若是答应了,就等于越权了,因果便结下了。

老君自是不想因为这事儿与玄天结下梁子,毕竟在玄天手上吃了两次亏了,老君也怕一不小心惹到了玄天,与他结下因果,怕他算计自己。

准提安然坐于一旁等待,当他提出在南瞻部洲传道之后便算准老君会答应,他自是不担心这事情老君会不同意,因为他有算计在内,所以看起来他现在挺悠闲的。

果然,老君想了半天之后道:“接引道友果然有大智慧大毅力之辈,南瞻部洲众生痴愚无知,佛教弟子心怀慈悲,传道之事自是应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