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有所发现(2/4)

“她是不是很漂亮?”

“嗯。”

“您很爱她?”

“爱真无从谈起,事实上在现实中我只见过她一面,还是在她奄奄一息的时候,甚至都没能说上一句话。”

见他回过头,把目光转移到车来车往的大街,姜怡连忙道:“对不起,我不应该问您这些伤心事。”

“没关系,要知道我是个律师,心理承受能力没那么差。”

或许吃饱了,或许这个话题太影响食欲,午餐就这么结束了。

姜怡买的单,有机会请她吃一次就是,韩均也没和她客气。事实上他很难理解那些围在吧台边抢着支付账单的客人,居然为这种事争得面红耳赤,难道就是为了体现谁比谁更慷慨,更好客?

买上花,驱车赶到西郊殡仪馆正好是下午两点。

尽管二十四小时提供服务,但殡仪馆的业务依然非常繁忙,停车场里塞满了前来参加葬礼的车辆。几个大小不一的告别厅和悼念厅甚至不够用,许多前来送别死者的亲朋好友都坐在车里或树荫下等候。

哀乐声、撕心裂肺的嚎哭声、嘈杂声和汽车引擎声不绝于耳,让人很心痛得很,很难过。

死亡的恐惧和阴影,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生命中的隐痛。为了掩饰直面死亡的懦弱和对死亡的忌讳,许多民族皆发明了许多暧昧的用语,轻巧地避开“死”的辞令。

这种回避显示了人类的无奈,也揭示了人类心灵深处的沉重。

死所承载的伤痛、悲苦、绝望、恐惧威慑着每个生命,死在悄无声息间以冷僻的幽暗笼罩在人们心头,死成了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和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

然而在国外生活十几年,他参加过不下十次丧礼,其氛围与这里完全大不一样。

主持丧礼的神父或牧师将生与死的两极分化溶契于同一层面,生是一个开始,死亦是一个开始;生是从上帝到尘世的过渡,死是从尘世到上帝的归回;生为人世间添加了一位新员,死为天国引渡了一位侨民……

与其说丧礼,不如说是一种庆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