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启程北上(2/2)

这大概就是犹如实质一般的怨念吧。

高家的队伍,比预计中的要大了不少,主要是临时雇佣了车马行的人,负责把高家上下送到湖边。

冯管家本来是打算比照着高夫人母子,给赵峥也单独准备一辆马车的,不过被赵峥拒绝了,只托帮忙雇了头毛驴。

赵峥路过高夫人的马车时,原以为高夫人会同自己寒暄两句,谁知车上静悄悄的一点动静都没有。

好像从那天打擂台回来,高夫人就对自己有些疏远的意思。

难道是自己哪里得罪了她?

可左思右想也没想到有什么地方不对,总不能是因为自己急着收用了春燕吧?

可人家春燕自己都没意见,甚至还有些食髓知味。

等赵峥上了驴一马当先在前,队伍便缓缓启程朝着东门进发。

穿过刚被清理出来没几天的城门,外面的封鬼槐也已经重新载好了,但或许是因为印象太深的缘故,赵峥总觉得还是有尿骚味儿未曾散尽。

别看这封鬼槐不起眼,人们还都嫌它腌臜,实则却关系到了夏秋两税,支撑着朝廷的根基。

以前朝廷都是派人下乡催税,费力还不讨好,自从有了这封鬼槐,每到九月里各乡各村就争着来城里纳粮,因为只有缴完了夏秋两税,官府才会派人去更换村里的封鬼槐。

要是扛着不交,转过年再经一次七月半,那封鬼槐可就要变成养鬼槐了。

当然了,以如今的粮食产量,夏秋两税的负担也不算重,否则就是苛政猛于鬼了。

到了东城外,武举文秀才们已经聚集了七七八八,武举分为两拨,一波是以冯倫为主的本地人,另一拨则孤零零的只有刘烨自个。

赵峥一到,冯倫立刻退居二线,领着众武举围上来众星捧月。

有城府的都想要结交赵峥,年轻气盛也多半钦佩他的武艺人品,心甘情愿的附之骥尾。

秀才们则对高家母子更为礼遇。

围着马车寒暄几句,又请出了高舆谈天说地。

赵峥总觉得,那熊孩子时不时的看向这边,眼神里还透着一丝得意。

这什么意思?

赵峥只觉得莫名其妙,但也懒得理会这半大孩子的窥探——青霞给的压力,就够他受得了。

等人齐了之后,许知行也代表府衙前来勉力了一番,又再三申明,这次北上以赵峥为主,他做出的决定旁人不得违逆。

其实不用许知行强调,这一行也没人敢得罪赵峥。

开拔上路之后,众人谈兴泼浓。

除刘烨默默在前,武举们大都并辔在赵峥左右,说起开辟气海之后的心得体会。

因为他们暂时还没办法调动体内的龙虎气,所以主要都在议论身体素质的增长幅度。

其中最为直观的当然是力气。

武举们普遍增长了两成左右,冯倫是其中的佼佼者,约莫有两成半出头。

赵峥则是增长了三成半,刘烨应该比他要稍低一些。

估计现在再抱起那九瓣赤铜锤,应该会轻松许多,但距离像青霞那样挥洒自如,就差的远了。

那少说得有两三万斤的力气,而若要长时间使用,则非五六万斤打底不可。

正想到青霞,心头的压力陡然一轻。

赵峥暗暗松了口气,他是真怕青霞就这么一路送到京城去,好在只送出城十余里停了下来。

去了心中块垒,他正想着集中精神和同年们交际一番,不想前面林子里,忽就闪出个衣衫不整的樵夫。

众人都下意识停了言语,握住了腰间的绣春刀。

那樵夫本来正提着裤子骂骂咧咧,一抬头瞧见来了这么多人,其中还有几位虎视眈眈的锦衣卫,当即也吓的变了脸色。

忙靠着树缩着肩膀,低下头做恭顺状。

赵峥想到昨天听到的声音,心道莫非这林子里,还有专门接客的粉头不成?

但我大明只禁止官员进堂子,又未曾禁止民间营业,何必躲到城外的树林里做买卖?

他越想越觉得有些蹊跷,只是如今北上在即,总不好半路节外生枝。

于是等到了湖岸边,赵峥就托请车马行的把式,回城后将自己的疑虑转告陶千户,由陶千户酌情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