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摆上棋盘,我为棋手(3/3)

这一下,士匄、魏琦、士鲂和其余贵族都懵了。

他们已经回到“新田”,不该是各回各家找妈妈,又或去跟夫人玩造小人的游戏吗?

吕武说道:“如我所料不差,郑国必有所动。”

那不取决于郑国到底要不要搞什么幺蛾子,看的楚国愿不愿意放过郑国这位小老弟。

晋国对待一众小弟严苛,跟楚国对待小弟相比起来,晋国简直能够称得上伟大。

做了楚国的小弟,要小心某一天国祚不保,公族再一块整整齐齐到地下去找祖先哭诉。

成为晋国的小弟?每年安安分分交保护费,得到征召辛苦一点带上军队去接受检阅,有战事就去当啦啦队,不用害怕某天被晋国给吞并了。

士匄最先反应过来,说道:“楚必逼使郑!”

好歹是晋国第二才子,当不了猪哥亮,还没当马后炮的智慧?

随后,一帮人反应了过来,用一种幽怨的目光盯着吕武看。

明知道楚国会逼郑国干点啥,他们回“新田”干么呀!

吕武瞬间无语,苦笑了一小会才说道:“我如不返,郑岂敢有异动。”

晋国需要郑国有动作。

给郑国再多的胆子,他们敢对晋国下手,有那个能耐攻下“虎牢”吗?

所以啦,郑国被逼得没办法,要么挑宋国,不然就是卫国,没其他列国能选,怎么都要打一场的。

这个是跟郑国比邻的国家不少,他们不再动晋国,也不能再去攻打楚国的其余小弟,只能跟卫国或宋国扛上。

然后,卫国已经开始在出征齐国,只是不知道郑国有没有收到这个消息;宋国那边难得能抽身,考虑到他们被楚国连续几次揍得不轻,很难抵抗能去齐国抢一把的诱惑,应该也会去齐国收获一把。

这样一来,郑国无论是对宋国还是卫国下手,卫国和宋国保不齐没有军队来应对。

如果卫国和宋国在面临郑国入侵,他们自家的军队不在国内,有很大可能性会找老大救命。

魏琦有些埋怨地说道:“元戎何不早说。”

吕武这不是没那么确定嘛!

楚国逼郑国是百分百。

郑国会不会有所行动则不是那么好说。

就算郑国会有行动,前置条件也是晋国从“虎牢”撤军,他们一顿来回奔波是少不了的。

士鲂很稳地问道:“元戎有何处置?”

问的是到时候直接攻打郑国,还是去支援某个求救的小弟。

吕武有许多的预案能够挑选,反问道:“诸位以为作何处置?”

要实际利益,还是要小弟的感恩戴德?

几个够资格讲话的人先后提出意见,大体上要的是实际的好处。

吕武觉得郑国很不对劲,又说不上到底是不对劲在哪里。

前些年郑国一再想要向晋国靠拢,大有抱住大腿就不再松手的决心。

晋国对信誉早就破产的郑国不存在任何的信任,一踹再踹就是不给郑国一点机会。

慢慢地,郑国对晋国的热情不再,又恢复了两面三刀的老常态。

魏琦说道:“君上为何选在齐地与吴君会盟?”

那个叫“楂”的地方,其实就在齐国都城“临淄”边上不远。

国君将会盟地点选在那里之前,晋国东征军的战事结果还没有出现。

这是国君对吕武有百分百的信心,想要让吴君寿梦看看被晋国一顿痛打的齐国,是个什么样的下场咯?

说白了,就是要彰显强大嘛。

士匄说道:“如此说来,应当许君上携列国之君臣同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