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通州银号(1/3)

以沈烈所知的后世来说,那大漂亮国每年印出来的刀乐,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可为何印刀乐的印钞机都冒烟了。

币值却依旧无比坚挺呐。

太祖朱元璋才印了多少宝钞呐,怎么就变成废纸了?

“何为银号。”

“这银票又是如何诞生的。”

沈烈目光变得幽幽,轻声道:“陛下可曾想过,又为何,山西票号的银票可以通行天下,太祖叫人印制的宝钞却不能?”

沈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

一下子。

便将万岁爷问懵了。

朱翊钧便用错愕的目光看了过来,木讷道:“为何?”

而沈烈便又娓娓道来,从他来到了这个时代,掌握了第一手的信息,又请教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账房,掌柜。

再利用后世的浅薄的知识稍加分析,便对这个时代的资本运作了然于胸。

山西票号为何能通行天下?

“因为山西商帮!”

此刻。

沈烈眼中闪烁着睿智的神采,解开了一个谜团,山西票号的银票……其实是随着山西商帮的足迹走出去的。

为何如此?

大概是因为山西商帮多数从事长途贩运生意,随着商品的流转,回款便成了一个难题,这就涉及到了垫资。

也便是周转。

可是。

当山西商帮遇到了资本不足的情况。

那就需要向天下人借贷。

“例如山西商帮南下,贩运福建武夷茶,或安徽霍山茶,或湖广茶,经水陆之途运销至京城、归化城、张家口、乌里雅苏台、科布多、恰克图和西北兰州、新疆伊犁、塔尔巴哈台等地。”

沈烈轻声道:“单单走这么一趟,虽获利颇丰,可路途便得有万里之遥,如此一来……因为用量大,周转慢,便需要大量借贷。”

“因此……山西商帮便依照唐,宋时的先例创办了账局,这账局……便是用来经营存银,放银,结账之用,再后来……便发展成了如今通行天下的山西票号,有了遍及各地,大大小小的山西会馆。”

说着。

沈烈目光变得幽幽。

而朱翊钧也听的目光灼灼,可是又有些茫然道:“这听起来……也没什么稀奇的呀。”

似乎也没什么出格的。

沈烈点点头,便轻声道:“刚开始是没什么出格的,可后来呐,后来……当晋商商号遍布各地,那便还会安分守己么?”

都已经完成垄断了,那些大大小小的山西票号,还会安于只干存钱,放款,结算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