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第二十八章 生辰快乐(1/2)

细瘦的腕撑着纸伞,宽大的衣袖缓缓滑落,露出一串晴蓝的药玉,在谢不逢的眼前轻晃,并不时发出脆响。

两下,便晃乱了少年的心神。

自己身边的人,是文清辞。

谢不逢的心跳突然失去了节奏。

大雨如幕,噼啪作响,遮住了一切。

两个人并肩而行,谁都没有说话。

冰冷的空气,顺着皮肤向上攀蚀,恍惚间谢不逢又想起了不久前的那场雪。

行走着,文清辞撑伞的手,不小心轻轻地碰在了谢不逢的身上。

少年的身体,随之一僵。

谢不逢不想自己靠太近吗?

顿了几秒,文清辞下意识向另一个方向站了半步。

明明距离上次一起打伞还没过多久。

可是这段时间里,谢不逢不但高了不少,甚至就连肩膀也宽了一些。

这把伞对他们而言有些小了。

文清辞的小半边身子,都进了雨中。

“小心雨。”

谢不逢忽然伸手,握住了文清辞撑伞的那只手臂。

少年没用几分力气,便将他拉回到了伞下。

两人的身体,就这么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可直到这时,谢不逢仍没有松手。

甚至他的手指,还下意识地在文清辞的手臂上蹭了一下。

……冰冷又细腻的皮肤上,有一条长长的伤疤。

那是他上次为自己取血时留下的。

如此看来,文清辞今天的毒解得很顺利,他没有用自己的血,便解决了蕙心宫的麻烦。

谢不逢不由松了一口气。

文清辞身上的疤,只因自己而留。

——这个念头兀地从谢不逢的脑海中生了出来。

接着他心中竟隐秘一喜,并下意识用力,握紧了文清辞的手臂。

文清辞:……!

谢不逢自己没有痛觉,无论做什么,都不知道轻重。

文清辞的伤口,早已经自然愈合。

但谢不逢这样用力一握,他的伤处与骨骼,还是隐隐作痛起来。

犹豫了一下,文清辞终于忍不住开口提醒:“殿下?”

他的声音穿过雨幕,终于让少年回过了神来。

谢不逢缓缓松手,停顿片刻将伞从文清辞的手中接了过来:“我来。”他说。

“好。”

少年的个子的确高了不少,他轻轻松松就将伞举过两人头顶。

只是伞面太小,文清辞和谢不逢的手臂,还是紧紧地贴在一起。

看来下次出门的时候,必须要多备一把伞了。

文清辞忍不住想到。

……

回到太医署时,天已大亮。

刚进小院,谢不逢便嗅到了一股甜香。

“是玉兰花粥,”文清辞笑了一下说,“昨夜就已煨在了小炉中,现在喝正好。”

文清辞发现,谢不逢好像格外喜欢玉兰花粥。

因此花季将过的时候,他便收集了不少,晒干备用。

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晴了下来。

此时太医署的小院,已被花香与暖暖的晨光盈满。

不过一瞬间,就让人忘记了清晨的寒冷。

谢不逢将伞撑开放在了屋檐下,他刚站起身,就见文清辞从房间内走了出来,正笑着看向自己。

小院石板上的积水,泛着银光。

此时这光亮全被映在了文清辞的眼底,并随他笑意一起泛着涟漪。

刹那间……

谢不逢仿佛跌入了那汪深不见底的幽潭中,被暗流拽着脚踝,向水底拖去。

可是这一次,他连逃都不想逃了。

文清辞缓缓移开视线,朝谢不逢走了过来。

——他的手里,还拿着一只小盒子。

这里面放的,是文清辞早早为谢不逢准备好的礼物。

他原想今天一大早便将礼物送给少年,没想到竟然遇到突发事件,耽搁了这么久。

文清辞在谢不逢身前站定,缓缓将手中的东西拿了出来。

他朝少年笑了一下,柔声说:“殿下,生辰快乐。”

……文清辞没有忘记这个日子。

瞬间,谢不逢的呼吸都要停滞了。

他伸手小心翼翼地将盒子从文清辞的手中接了过来。

这是谢不逢过的第一个生日,收到的第一个礼物。

将东西接来后,他竟难得显出几分局促。

一时间不知是应该直接收下,还是当着文清辞的面将盒子打开。

“打开看看吧,殿下。”

“嗯。”

少年用手指拨开了锦盒的卡扣,下一刻,一条手链便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这是一条大约一指宽的手链,是用米白色的羊毛捻成粗线编织而成的。

一眼看上去像是西域那边流行的风格。

可是编织出来的花样,却要比谢不逢曾见过的任何一条手链都更加精致。

文清辞没有说话,直接替谢不逢将礼物取了出来,接着轻轻地将它缠在了少年的手腕上。

“好了。”文清辞笑道。

不过一瞬间,羊毛轻轻蹭过皮肤留下的温暖,与一点点痒意,便顺着谢不逢的手腕传至脑海之中。

他想起了那只只属于自己的羊羔。

……还有文清辞手腕间的温度。

“神医谷里,有赠生辰礼的习俗。这是我前些日子在西市里学来的编法,提前用草药浸过几日,有一点清神的功效。”文清辞非常自然地给神医谷编出了个原本不存在的“习俗”。

缠好手链后,文清辞便转身推开了那扇薄薄的木门,走入厨房将煨在砂壶里的玉兰花粥盛了出来。

他隔着窗,抬头朝谢不逢笑了一下说:“不怎么值钱,殿下不要嫌弃。”

……原来这条手链,是文清辞亲手编的?

文清辞不知道,自己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竟在谢不逢的心中掀起了一阵风浪。

“不会……”

谢不逢喃喃道:“永远不会。”

手腕上的,是他此生最珍贵的礼物。

谢不逢的另一只手,忍不住紧紧攥住了这条手链。

就像是将虚无缥缈的“温暖”,牢牢地抓在了手中一般。

不过一瞬间,纷乱的思绪忽然涌向谢不逢的心头。

有感动,还有恐慌。

他不由又想起了那个雪夜,还有死在雪被之下的羊羔。

权力。

少年缓缓地眯起了那双琥珀色的眼眸。

如今文清辞“药人”的身份已经暴露,他被无数人觊觎,甚至被皇帝视作“灵药”。

只有权力……甚至全天下最最至高无上的权力,才能永远永远地将文清辞留在自己的身边。

上一世,出身于福利院的文清辞并没有明确的生日。

可他的养父母仍然会在每一年领养他的那天,给他准备蛋糕和长寿面。

那曾经是文清辞一年里最期待的美味。

或许是起的太早,这个点文清辞反而没有什么困意。

将玉兰花粥端出来后,他又回到了厨房里忙碌了起来。

文清辞按照记忆中的样子,给少年打了两个荷包蛋,煮了一撮细面,不过五六分钟便做好了一碗。

和往常做的饭菜不同,这碗面里没有什么多余的调料。

里面只有最简单的调味,以及出锅时淋的一圈香油而已,看上去清清淡淡。

毕竟下了一晚的雨,清早的气温还是有些低,不大的白瓷碗上,冒着淡淡的热气。

像一条锁链,将人的食欲勾了出来。

“殿下,尝尝味道怎么样。”文清辞将它轻轻的放到了桌上,笑着说,“儿时我父母常这样做。”

少年缓缓拿起了竹筷。

热气与长寿面的香气一起氲了上来。

入口便是鲜香。

不知道是太烫还是错觉,文清辞似乎看到谢不逢轻轻的吸了吸鼻子。

这明明只是一碗简单的长寿面。

可是坐在它面前的少年,竟头一回生出了一种可怜巴巴的感觉来。

就像是……一只终于被人捡回家的小狗。

……等等,等等!

文清辞立刻将这乱七八糟的想法清出了大脑。

眼前的可是这本书的未来**ss,自己这是在胡思乱想什么!

------------------------------

本朝沿袭前朝旧制,按照规定,过了十七岁,谢不逢就应该出宫立府了。

与此同时,他还要在省六部的基层流转实习,熟悉朝堂之事。

但是皇帝却迟迟不提此事,像是不打算承袭旧制一样。

朝堂之上,官员没一个人敢明说,但却全在暗地里猜测这究竟是为什么。

最终众人以为,谢不逢在皇陵长大,所知、所学完全不足以支撑他去六部工作,皇帝此举非常正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