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南宋国私塾(2/2)

王莽想着义母身边有大黑和赤炎,也同意了。并非是真的想学什么,只是单纯的不想让义母操心。

或许是因为私塾学堂的名字引起了注意,就连南宋国皇室也注意到了。当朝国王在庞大的皇族中挑选了一位排行老七的郡主,也进入私塾学堂学习,算是给私塾学堂一个身份的肯定。

这一举动,让南都城的豪门都震惊了,不少有心与皇室联姻却找不到门路的似乎看到了一线曙光,适龄的公子哥不少也前去学堂,连锁反应不少大家个闺中秀女也因此去了学堂。

四个仙祖倒是一点也不拒绝,似乎整个南宋国的适龄学子都来也无所谓。

当然,地方小了,自有学子出钱,出钱的自然不是那些只能拿米粮换学费的,也不是那些还需要记账的学子。出钱最多的当然是皇室,有了这个打底的标准,各家都纷纷掏钱。轮到一户以镖行出身,最后做起了药商的南都城首富李家,武行加上商贾出身本是不缺钱,实在是不好与皇家争颜面,组织劳工承担了学堂的修建不收一分钱,唯一的条件就是自家女儿身体羸弱,须有两个丫头陪伴。

四位仙祖见状,自然是全都答应了。在他们眼中,这些凡尘俗事都是过眼云烟,重要的是能借此机会接近王莽,探寻他们心中的疑惑。于是,南都城的私塾学堂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迅速扩建,变得越发气派起来。

学堂中的学子们也逐渐发现了四位夫子的不凡之处。他们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各有特点,令人敬仰。四位仙祖也借着教书的名头,开始在南都城中布道讲法,将自己的仙道理念悄然融入教学之中。

王莽在学堂中虽然并不是最出众的学子,但因其幼年吃百家饭,又得义母吩咐,所以格外珍惜,每每夫子考较之时,总是第一。

少年心性自然是见不得有超越自己的存在,更何况学堂之中多有王公贵族家纨绔,想要给他使绊子,常常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但凡张氏不外出就诊,大黑和赤炎就跟随着王莽一起,无论小孩子人多,谁又真能和恶狗凶禽对抗?

王莽之名在私塾之中渐渐一枝独秀。若非考虑家世问题,怕也是早就有媒婆上门,这种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的少年,谁家不喜欢。

但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皇室七郡主在休堂的时间,径直走出独属于自己的围帘之处,来到王莽身旁,向他请教。

一波惊诧刚起,李家女儿隔日却再次抢在了七郡主之前坐在了王莽身旁请教。

看得四位仙祖有种错觉,这该不会真的是被天尊看重的那个王莽转世之人吧?一个穷小子居然惹得皇室和首富千金都前来相争。

这个时候四位仙祖才发觉王莽居然并没因为身份不同,小心谨慎,反而处事得体,夫子所授的礼节全然没有一丝出错,并没有因为是少年而有一点错漏。

要知道,四位仙祖虽将礼教之事融入教学,却并非主课,却被王莽举一反三的做得让人无话可说。反而李家女儿和皇室七郡主之间在课休的时候,总是争抢谁能先坐在王莽身旁请教,引起了更多少年少女们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