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难堪大用(2/4)

萧敬道:“城内各家请求随军的勋贵,有几十家之多,有毛遂自荐的,还有互相举荐的,有的甚至都没进研武堂,也有为自家子侄争取的,因为上奏都是分开送达的,奴婢让人做了整理,罗列了清单。”

朱祐樘一抬手道:“既然那么多人都想去,那就一个不选就行。”

“这……”

萧敬显得很为难。

明明是要给那些旧勋臣机会,现在事到临头,却不选了?

朱祐樘脸色有些恼火道:“朕要用什么人领兵,不由朕决定,不由朕与朝臣商议,难道轮到各家自行举荐了吗?他们是不是连朝堂是何规矩都给忘了?”

萧敬面色拘谨,他大概觉察出,那些争破头的勋臣,是触到朱祐樘逆鳞了。

皇帝最烦的就是下面的人去争着领兵,或者说是争军权,无论这群人喊的口号是什么,从你们抢着领兵这件事上,就用心不良。

当初鞑靼人气势正盛的时候,怎没见有人抢着去西北呢?

现在鞑靼人锐气不再,你们又觉得鞑靼人是软柿子,都想去捏一捏?

你们不都问问自己是什么水平!

“用人之事,但凡涉及到请托的,一概不理会。”朱祐樘道,“用谁不用谁,除了要看这个人是否有心为朝廷效命,也要看他是否真的有能力,就算是保国公,朕也不是一定要用他!”

萧敬一听便明白了。

皇帝这是基本有了人选,很可能皇亲国戚的一大堆,什么驸马、国舅、近佞的一堆,都想往军队里挤,皇帝安排这些人就够头疼的,还有空余的位置给那些毛遂自荐的各家勋臣?

别做梦了。

……

……

研武堂城外的演炮场。

张周这天出来查看时,户部左侍郎王琼跟他一起来,王琼主要是要与他商议两个月后出兵的粮草辎重配送事宜。

到了演炮场的高处观礼台,下面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演炮。

跟着一起来的朱凤只是远远看了一眼,便觉得哪里不对,摇头道:“不太好。”

连朱凤都能看出这批人不行,那只能说……这批人是真的差。

保国公朱晖走过来,笑着给几人拱手,此时的朱晖显得意气风发,而在朱晖旁边还站着研武堂太监刘瑾,刘瑾此时也是春风满面。

朱晖笑道:“蔡国公来的正是时候,你看看这些皇亲贵胄,以往哪经历过这些?知晓或有机会在研武堂修习后,亲自领兵上疆场,每个人都充满精忠报国之心,实在是可叹啊。”

这批人之所以不行,是因为这批人是靠姻亲关系上位的皇亲国戚。

朱凤道:“那是寿宁侯吗?”

朱凤所指的,是在演炮场周围张牙舞爪的一个人,远远都能看到是张鹤龄。

张家兄弟作为最早进研武堂的皇亲国戚,这次直接让他们来教“后辈”,他们显然也不具备什么教官的潜质,好在负责点炮等事并不是由他们亲自负责,不然的话……这炮弹往哪落还真就说不准了。

朱晖请张周到了一边,问道:“张尚书,不知可否问一句,这三月里的出兵延绥之事,是怎么定的?老朽也是刚听闻,心中不定,想问一些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