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换血(2/2)

奈何有张周和马文升二人为刘大夏背书,旁人说再多也是徒劳。

朱祐樘道:“下旨吧。”

这次不像刘宇去当大同巡抚那么麻烦,皇帝直接就在朝堂上做了决定。

……

……

朝议之后,朱祐樘也不出任何意外的,将张周召到内廷去叙话。

同时被召见的,除了刘健之外,还有马文升、朱晖二人,因为朱晖本身已是上听处一员,这也让前上听处成员张懋心里很不爽。

在这次内廷召见之后,朱祐樘旋即下旨。

除了刘宇正式成为大同巡抚之外,另外调襄城伯李鄌到辽东,配合平江伯陈锐平辽东女真。

除此之外,由张俊接替李鄌为大同总兵,再以庄鉴为宣府巡抚……

加上之前被调回京的偏关巡抚王琼……朝廷等于是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将宣大地方的巡抚和总兵官换了个遍,马中锡本来还等着调为偏关巡抚,或是调为九边其他地方……临时也被征召回朝,暂时以刑部右侍郎的职位待分配。

王守仁虽仍旧为宣大总制,但他的麾下却经历了大换血。

这对于大明边军将士来说也很懵逼。

明明一切都很顺利,如今又是寒冬腊月的,现在应该一切都该求个稳,为什么朝廷在更换人选之事上,却这么大刀阔斧毫不留情呢?

张周当天去研武堂时,朱凤也知晓宣大地方上人员大变动的事。

朱凤跟别人在意的点不同,当他得知没自己什么事时,松口气道:“还好。”

言外之意,只要不让我再去西北,继续让我留在京城里当个清闲之人,随便你们怎么去折腾。

“知节,你没有失望吗?以你的资历,随便哪处当个总兵官,都是绰绰有余的,很多时候甚至可以临危受命。就好像此番,陛下派平江伯前去辽东震慑建奴,其实派你去,或是更妥。”张周笑着打趣。

朱凤摇摇头道:“别,我没有平江伯的魄力。不过若是他最近找我的话,你就说没见过我。”

“呵呵。”

张周在笑。

平江伯陈锐最近“赖”上朱凤了。

因为陈锐知道自己身体不好,或是大限将至,很想为平江伯一门搞个姻亲什么的,加上老早就跟朱凤提出过,要把他嫁过一次人的女儿,嫁给朱凤当安边侯夫人。

再加上朱凤这个人……性格有些面,很多时候都不懂拒绝。

陈锐这样的老狐狸,便好似是吃定了朱凤,每每在他面前提及,差不多都快要到谈婚论嫁的地步。

张周道:“是为了联姻之事?你该去跟你祖母,还有令堂提及,只要她们不同意,你的婚事就不会落实。”

朱凤瞅着张周,一脸憋屈道:“先前平江伯明明将他女儿送给了张兄,为何张兄不收下呢?”

“怪我喽?”张周还在笑。

朱凤低下头。

他当然知道怪不得张周。

“不过知节啊,平江伯的这个女儿,其实也没什么不好,你的情况谁都知道,娶谁不是娶呢?”张周继续在鼓动。

是“娶谁不是娶”吗?

其实是“祸害谁不是祸害”!

倒不是说张周闲的没事干,是因为张周知道,朱凤未来继承人朱希忠的母亲,就是姓陈的。

虽然历史上没有明确说此女出自哪家,但好歹也是“姻缘天注定”,说不定朱凤跟陈锐这个当寡妇的女儿就是有缘,以后就看对眼了,甚至把朱凤给带进“正途”,给老朱家开枝散叶了呢?

朱凤道:“张兄,别拿我言笑了,我的婚姻大事,我……我还没想好。”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还想什么?难得陛下对你的婚事都很留心,我看你也不必那么百般挑剔。”张周道,“早点成婚,让你家人放心,也免得再有人拿这件事来说三道四,不挺好吗?”

朱凤好似敷衍一般道:“那回头让我考虑考虑吧。”

……

……

朱凤一边说不再继娶,可当下午宁彤来找张周谈及有关开药铺之事时,朱凤眼神又变得有些热切。

张周也知道。

朱凤对宁彤应该也没什么别的想法,大概只是把宁彤当成朋友,而像朱凤这样的为人,难得还有个知悉和了解他,甚至曾经跟他算是“一家人”的异性朋友,也算是很不容易。

宁彤却连正眼都懒得瞧朱凤一眼。

那几年的婚姻生活……对宁彤来说,跟噩梦没啥区别。

“蔡国公,您所提过的几种药方,我都整理过了,发现有很多药材,在市面上很少能见到。”宁彤道,“或者有的,干脆只是闻听过其名,有的连名字都没人听过……您真的确定,要以这些药材来配药?据说是皇宫之内,对于来历不明的药材,查验是非常重的。光是毒性一项,新药查验就要超过半年……”

宁彤俨然已经是个半吊子的“神医”。

也是因为最近她经常出入于宫门,没事就给宫里的女贵人看看病什么的,加上有张周弟子的身份撑腰,宫里上下谁都会给他面子,连张皇后都没有刻意去刁难她。

虽然张周也知道,张皇后不可能不防备这个情敌的闺蜜,甚至是潜在的情敌。

张周笑道:“没有的药,我会一样一样补齐,再过个十多天,南洋的一批药材就会送到京师,有的还会在京师周围的皇庄官地进行培植,有的已经在南方栽培。你想跟我学医术,就记住要按我说的做事,至于旁人的眼光你完全不必在乎。”

“嗯。”

宁彤闻言,大概觉得张周是在说朱凤。

还往朱凤身上瞅一眼。

朱凤赶紧把目光挪开,好似“旁人的眼光”跟他毫不相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