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优势在我不在他(2/2)

“嗯。”

尽管杨一清不太情愿,但他还是点了点头。

揣摩不出朱凤有什么用意,只觉得这小子是在故意让我们难堪,那就去跟这小子谈判。

就问你小子,到底有什么需求?

大不了满足你!

……

……

九月二十,正午时分。

在草原官山东北六十里处,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鞑靼一方由察哈尔部为主力,横摆在大明军队前行方向一片土丘坡顶位置的,有六七千兵马,而在大明后方追击的人马,有过万数。

等于说鞑靼用近三倍的兵马,势要在大明军队进一步西进之前,将大明军队的前行之路给阻断。

当鞑靼开始列阵之后。

王守仁随即下令,由关敬亲率三千兵马,配合军中五百门火炮,以及三千兵马全数持燧石铳,对鞑靼营地展开一鼓作气的冲锋。

什么后方追兵,什么前后夹击的,好像对王守仁来说,丝毫不重要。

“只有当鞑靼老弱妇孺就在我们前方的时候,鞑靼人才会不避我们的火炮和火铳,正面与我们为敌!杀过去!将鞑靼灭族!”

“将鞑靼灭族!”

将士们冲锋起来,有一股我们就是来灭你们全族的架势。

三千骑兵冲对方七千左右严阵以待且还居高临下的骑兵,大明将士一方可说是丝毫畏惧都没有。

骑术不如你们?单兵作战力不如你们?战斗经验不如你们?

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

我们有炮,我们有铳,只要你们敢靠近,就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

……

大明兵马在快速突进。

鞑靼一方却是严阵以待,迟迟没有发起冲击,俨然有要守株待兔、以静制动的意思……

但战斗双方其实都清楚,鞑靼人如果真摆在那等大明将士杀过去,那他们基本就等于是彻底输了。

大明的火器打运动的靶子,或许不太准,但要是打死靶,那基本是一打一个准。

不过显然鞑靼一方也是有准备的,在双方营地当中,鞑靼人预设了绊马索和陷阱等阻隔大明骑兵前行的装置,以至于大明军队一方冲在最前面的骑兵,有近百人被掀翻下马。

当大明一方在冲击气势减弱时,此时鞑靼正好距离大明先锋人马有三里多远的位置,他们随即也展开了全面的冲锋。

七千兵马,近乎是一字长蛇阵摆开,摆了两排,有一种大网形成,朝大明军队这边冲杀过来。

这种阵势,明显是放弃了鞑靼人所擅长的铁骑兵集团冲锋。

因为鞑靼人知道,集团冲锋就是给大明当活靶子用的。

所以他们尽可能让阵型松散,让大明的开花炮落地覆盖范围之内,减少鞑靼骑兵的数量。

马蹄的隆隆声,让草原的大地都在跟着颤动。

大明军队一方随即下马开始架设火炮。

仍旧是惯用的开花炮。

就算鞑靼人是从正面三个方向杀过来,而大明五百门火炮足以应付各个方向迎面而来的敌寇。

三里、二里、一里……

当鞑靼骑兵快速突进到大明火炮射程范围之内,也随着发射火炮的令旗落下。

“轰轰轰……”

五百门火炮中,有近三百门在第一轮发动了齐射。

还有二百门,是他们面前的敌人尚未到射程。

五百门炮,还是全配备了黄火药的开花炮,落地覆盖面积有方圆十几米,而绝对杀伤范围至少也有数米之远。

如此大规模的齐射,鞑靼一方随着炮弹落地,应声倒下的骑兵数量,一轮就过千了。

但鞑靼人似乎知道,这会惧怕是没什么用的,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全力冲杀这一途了。

“轰轰……”

火炮仍旧在零星作响,而大明一方重新填弹也在进行中,因为轻炮并非是子母炮,在填装方面比子母炮要稍微复杂一些,不过这些小钢炮炮身相对也短,在新的炮弹装填进去之后,第二轮发射便可在短时间内进行,引线的长度也做了调整。

在张周所规范的炮兵训练之中,轻炮必须要在发射之后,鞑靼骑兵杀到近前之前,有能力发出第二炮。

也就是说,保证鞑靼人在进入射程之后,一门炮能发射出两次,然后才会进入到百步左右的“短兵相接”过程。

而张周所提到的“短兵相接”,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冷兵器相交,而是进入到大明火铳的绝对杀伤范围之内,而大明所配备的燧石铳,都是双连发的……

如此一来。

大明一个炮兵,要先完成两次火炮发射,然后站起身来将自己手上的火铳打出去两次。

这也是鞑靼骑兵在冲进大明阵营之前,所要面对的两炮、两铳的局面。

……

……

第一轮火炮齐射。

落马的鞑靼骑兵数量就在千数。

而第二轮齐射的效果更好,也是因为鞑靼人距离更近,随着两炮发射结束,鞑靼人距离大明前沿阵地已不过一二百步,以骑兵的冲锋,其实这段路就是一个呼吸来回的空隙就能杀到。

而大明一边的火铳兵,尤其是不负责发射火炮的,在鞑靼人距离三百步左右已经开始发炮,此时双方距离大概是二百米。

直线距离二百米,并没有到弓箭射程范围之内,弓箭的有效杀伤范围在百步,也就是七十米左右,四五十米才进入到穿甲、取人性命,在七十米开外也仅仅是能射到而已,毕竟古代的弓箭材质也就那么回事。

当然也取决于射手的实力。

就好像鞑靼的弓射手,从臂力到骑射的稳定性,再到射程和准头,都比大明的骑兵要好太多。

但可惜。

大明一方现在已经不靠弓箭与之周旋,改用火铳,射程能拉伸到二百米左右,不用臂力来决定,准头方面也不用计算什么抛物线,撩起来直接干就行。

优势登时在我而不在他。

“砰砰砰砰砰……”

火炮声夹杂着火铳的响声。

大明除了炮手之外也无须下马,而炮手在发完两炮之后也随即上马准备发射火铳……

鞑靼一边,连人带马成片倒下。

而大明一方则到现在也只有之前被绊马索绊下马的那批人还零星没有回到马上的。

就在双方即将进入到缠斗肉搏战之前,王守仁所亲率的中军两千人马也增援上来,而且是从侧翼杀过来,随着火铳的发射,直接将大明前军右翼的近两千鞑靼骑兵近乎是完成全灭。

与此同时,鞑靼人在大明正前方冲杀过来的三千多骑兵,能还在马上冲锋的也不过只剩下半数左右,右翼两千骑兵也只剩半数,而到此时,方才到鞑靼弓箭手的射程。

还没等进入到短兵相接,鞑靼已经折损过半,七千人马剩余有效作战人马已不到三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