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内廷的交易(2/5)

“是。”

陈宽赶紧应声。

他其实也听明白了,其实还是怕张皇后暗中加害这位贤妃和小皇子。

朱祐樘道:“朕也不是说就是在防备宫里的人,宫外进来的人,谁又知道心思是怎样的?”

本来萧敬和陈宽都把皇帝当成容易被人蒙蔽的傻子,觉得皇帝已经完全信任了那位新皇妃。

但此话一出,也让萧敬和陈宽意识到,皇帝思虑也是多层次的。

从情理上来说,这位贤妃跟张皇后之间有“害姐之仇”,她姐姐虽非张皇后亲自派人去杀的,却也是因为张皇后而死,如果张皇后送去的东西本来没问题,贤妃要自己给自己下毒……这种事在宫廷斗争中并不鲜见,活生生的案例不用往唐宋去牵引,就说万贞儿诈小产之事,不就近在眼前?

没有了互相来往,就少了纠葛,没了互相加害和栽赃嫁祸的嫌疑。

这才是皇帝深思熟虑的地方。

朕要的不是没有,而是不给你们无中生有的机会。

……

……

乾清宫内。

内阁三人,以及新任的礼部尚书林瀚,以及兵部尚书马文升,再加上一个英国公张懋,被召进来。

当天已早早给他们准备了桌椅,而当天要进行一场有关内廷的会议。

几人到来的名义,除了内阁,还有“上听处”,林瀚是代张周入上听处的,也就是说林瀚以礼部尚书的名义,有资格参议大事,张懋和马文升能前来,也不是因为他们的爵位和官职,也是因为他们是上听处一员。

“朕想与你们商讨一下刑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的人选。”

朱祐樘到乾清宫后,做了开场白,一下就把氛围给拉紧了。

刘健道:“尚书之人选,应当廷议来定便可。”

朱祐樘显得无所谓道:“内廷也可廷议,如此也不必大费周章,你们也尽管可以畅所欲言,在朝上无论商议什么事,朕都觉得心倦。你们有何人选,一并提报上来便可。”

朱祐樘似乎提不起什么精神。

雹灾、地震、生儿子等几件让他亢奋的事情过去之后,生活陷入到平淡,偏偏这时候太子还失踪了,让他焦头烂额的。

一旦有什么事放到朝堂上去说,就会感觉到那些大臣都在针对他和张周,还不如把人召到内廷来做个小圈子会议,事圆满解决就不用再去争论。

在这种事上,林瀚、马文升和张懋都不会随便发言。

哪怕他们有资格来进言和举荐人员了,但他们还是要按照一定的规矩,那就是由内阁去挑大梁……除非这会张周也在,让张周去发话,张周不在的话他们宁可做好尚书执行层的工作,把决策和顾问的权限交给内阁。

刘健道:“陛下,之前户部尚书已有推举,吏部历年考核,以右都御史佀钟接替周尚书最为合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