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2/4)

……

……

张周乘坐马车刚回到家门口。

心中正为今晚如何去跟妻儿团聚之时,门口却停着马车,从上面走下来一人正是杨鹏。

“张师。”杨鹏走过来,做出俯首领命的姿态。

张周道:“杨公公,你这是在此久候?不是非有什么事,要今日说吧?”

杨鹏紧张道:“已查到,明日一早早朝之上,或就有言官要以您的事来上奏参劾,所以提前跟您来打一声招呼。”

“陛下让你来的?”张周问道。

“之前有跟陛下提及过,陛下说,有事先跟您知会,让您先做准备,这还未曾去跟陛下通禀过。”杨鹏言辞恳切。

张周瞄着杨鹏,大概看明白,现在杨鹏知道自己只是表面风光,但很清楚这是昙花一现,一旦他张周倒台了,他杨鹏随即就会把提督东厂的权限交出去,而萧敬、韦彬和陈宽三人,似乎是容不下他的。

“进去叙话。”张周道。

“不必。”杨鹏道,“咱家还要回去跟陛下奏禀此事。”

张周问道:“都知道有谁吗?你不是让我做准备吗?我总该知道有哪些人。”

杨鹏本已把手往怀里伸,闻言道:“实不相瞒,您不该问都有谁,而应该问没有谁……是这样的,朝中很多文臣武勋,都是被裹挟着,非参劾您不可。为首的也就那么几个,但似乎六部尚书中除了礼部那位之外……旁的人都有联名。对您的处境有所不利。”

张周叹道:“这群人怎么这么着急呢?我还想给他们个契机,这连天意都不等了,直接就要来参劾我?唉!等个几天,把灾异等到了再参劾,他不香吗?”

“啊?”

杨鹏不适应张周这种说话方式。

张周笑道:“杨公公赶紧去跟陛下通禀吧,我这边还好,身在朝堂早就做好了被人针对的准备,话说这朝野上下有几人不被参劾呢?习惯就好了。”

……

……

张周回了家门。

这对张周来说,是个“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团结一家亲”的美好夜晚。

可对于那些要参劾张周的人来说,今晚可就非比寻常了,这是大战之前最后的夜晚,涉及到大明朝廷未来几年,甚至是未来十几年的格局。

对他们而言……一旦明天的事败,将意味着张周崛起将无法再遏制,朝中老臣退下去之后,靠一批曾经的侍郎、正卿、都御史和布政使等升上来的官员,再更难制衡张周。

务求要一次成功不留后患。

英国公张懋的府邸,此时正在接待一位特殊的客人,正是先前刚见过张周的吴昊。

而吴昊来见张懋的目的,是把张周所提到的,京师将会在几天后发生雹灾的事情言明,而且要按照吩咐不能说这是张周所提的,而是钦天监自己算出来的。

“你说什么?京师有雨雹之灾?这……是你推算出的?”张懋面对这么个自信当天气预报员的吴昊,也是一脸难以置信。

别说是我张懋不信,朝野上下换了谁,都不觉得你吴昊有那种直接推算几天后发生事情的能耐。

明天是晴天还是阴天,下不下雨,都还两说呢。

你居然能准确预言雹灾?

吴昊道:“事情便是如此,在下来找英国公,也是因为……此等事说给他人听,他人也未必可信。”

“那你为何又来告知于老夫?”张懋皱眉道,“你若是没什么把握,完全可以跟陛下提,还是说你怕不能准确兑现,让陛下怪责你既没能耐,还喜欢刻意模仿张家小子?”

吴昊面露苦涩之色。

还是你张老头讽刺人更直接,我跟张秉宽对话时,他就算觉得我能力不行,至少也没明说啊。

吴昊按照之前商议好的说辞道:“这不是最近有涉及到莱国公的参劾之事,朝野上下缺少由头吗?我本想去见屠部堂,却又觉得以此等事去烦扰他,或有不便。且基本也难被人采信。”

张懋道:“旁人不采信,老夫就非要采信你不成?”

吴昊问道:“在下只是在尽力而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