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女风开明(2/4)

朱祐樘道:“朕最近仍旧很累,年后不定有多少时间上朝,等上元节之后再看看吧。有关劝朕纳妃的奏疏,朕都看过了,朕已决定纳一名妃子入宫,时间大概要等到四五月之后。”

李东阳也听说了这件事,也明确听说了皇帝那位尚未入宫的妃子已经怀孕。

“陛下躬体为重。”李东阳劝了一句。

“朕知道了。”朱祐樘笑了笑,“李阁老也好好养着身体,大明上下还离不开李阁老,朕也需要你的辅佐。朕这就让人送你出宫。”

……

……

内阁值房。

刘健和谢迁从李东阳这里,知晓了有关张周在辽东将要用兵的消息。

刘健道:“这次辽东之事,透出不少的邪气,陛下一向推崇张秉宽用兵的能耐,何以会拿建州卫作为下一步的用兵目标?”

谢迁问道:“两位看,是否有可能,张秉宽对自己也不自信了,非要拿软柿子来练手?”

李东阳摇头,直接否定了谢迁的说辞:“建州卫从来都不是辽东的软柿子,相反,这是硬骨头。以往大明也想彻底平建州卫的隐患,奈何建州女真内部纷争太多,也难以根治,所以一向都是通过支持某些部族,来剿灭旁的部族,来完成对他们的治理。”

“像今日这般要大兵压境,只怕会令建州女真内部凝聚在一起,他们在弓马骑射上的实力,或远在朵颜三卫之上。”

谢迁笑了笑道:“宾之你对建州那些女真人,倒还是挺高看一眼的。”

李东阳道:“先前在翰林院时,我曾经常查阅有关辽东女真的典籍,因而对此有所了解。”

谢迁问道:“那是否张秉宽不知道这个,是把建州女真当软柿子了呢?”

大概的意思是说,连我谢某人都不知道女真人原来这么牛逼,你李东阳说自己翻阅典籍才知道,张周又没长时间在翰林院这种衙门里苦修学问,他或许就真的不知道,把女真当成是好欺负的呢?

这次不用李东阳回答,刘健便摇摇头。

“两方用兵。”刘健道,“朝鲜先出兵,大明再出兵配合,如此的计划,说明张秉宽对于建州卫的实力早有预估,否则直接以定辽各卫所出兵便可,何须大费周章?”

谢迁好奇问道:“以朝鲜配合大明出兵,这不是成化年间对建州卫两次用兵的方略?”

刘健道:“但两次用兵,都没有达到预期,全在于女真各部进退自如来去如风,在那两战之后,大明已放弃了彻底剿灭建州卫的想法。陛下登基以来,不可能不知道大明对建州卫的立场如何,想让张秉宽一次根除建州卫,主意多半是出自张秉宽。”

“我看未必。”李东阳道,“陛下对于平辽之事,似更为关心。”

谢迁笑哈哈道:“你们两个,都把我给说蒙了,到底是陛下想用兵辽东,还是张秉宽想要用兵,也说不清楚,为何还要计较这个?还不如说说,此战大明是否真的能把建州女真给平了!还有,若是此事提前不跟朝中人知会,回头此战结果一出,会不会又是……满朝哗然?”

刘健显得漫不经心道:“都已然用兵,我等也不过是比朝中同僚早知悉几天而已,以为我们的意见还有多重要?只怕上听处和研武堂,以后在朝中话事的比重愈发加大,这才是应该防备的。还不如趁着张秉宽不在朝,尽力想办法将这两个凭空多出来的衙门给取消。”

李东阳似也很认同,点头道:“此为上策。”

谢迁问道:“都已定下来了,张秉宽用兵在外,往往能出奇制胜,深得陛下信任,如何取消?”

李东阳回头望着谢迁道:“只要张秉宽不在京,那这两衙门就无存在之必要,除非有人能跳过张秉宽,撑起现有的衙门。可能吗?”

“不可能。”谢迁回答很干脆。

“那就是了。”李东阳言外之意,那这两个衙门也就名存实亡,只要阻止张周回朝便可。

刘健则道:“倒是听说陛下最近要召之前于威宁海用兵有功的王伯安回京,说是要给其新建伯的赐爵。”

显然刘健把王守仁也当成潜在隐患了。

李东阳显得很自信道:“我回头就去找王德辉,伯安是不会乱了朝纲的。”

……

……

李府。

李东阳这天忙碌一天,回到家,儿子李兆先却早早在家等着见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