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平衡之道(2/5)

李东阳快速扫完奏疏上的内容,问道:“陛下,辽东巡抚所言之大明的伏兵,臣不解其意。”

“这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朱祐樘道,“蓟州派出骑兵四千,由王宪和彭泉领兵,已早早抵达潢水,这是秉宽推测了朵颜三卫可能西进的路线,沿途设伏。以蓟州带去草原上的火炮,阻隔朵颜三卫西进之路。”

李东阳闻言眉头上的横皱都快要跳出皮肤。

他道:“陛下,此举甚为冒险。”

朱祐樘道:“战事已近,此时说这个也徒劳。朕今夜也睡不着,若是一切都顺利的话……”

皇帝也好像陷入到一种“癫狂”的状态。

李东阳看了看低着头的萧敬和陈宽,这才道:“一旦此战情况有变,只怕大明蓟辽将士的士气,只怕是三五年内都缓不过来。”

朱祐樘点头道:“朕自然也知晓此战有失的后果,但战场上哪有百战不殆的?”

李东阳听了心中五味杂陈。

看起来皇帝还是理智的。

既希望得胜,又知道不可能一直胜。

“李卿家,你不觉得,如今大明再想以火炮和天火药取胜,已经很难了吗?”朱祐樘先挑起话题。

“是。”李东阳拱手。

明摆着的事情,大明有了新火器,一次两次可以打蒙古部族一个措手不及。

但长久下来,人家有了防备,就不会给机会了。

朱祐樘道:“偏关一战,胜得看似险,但其实不过是王越想彰显自己的功劳,有意制造险地,又以奇兵反扑,杀了火筛一个措手不及。”

“此战连同后来的辽东宁远一战,都是以逸待劳,靠秉宽的谶言,等鞑靼主动来攻,可说是不费吹灰之力。”

“但到了威宁海一战,就不得不利用草原的形势,长途跋涉绕道于鞑靼之后,完成奇袭。也是在威宁海之战后,鞑靼无论是哪个部族,都已不可能再给大明正面交战的机会,尤其是大明火炮和兵马齐全的情况下。”

李东阳一脸无奈道:“可是陛下,即便如此,也没有必要,让大明将士深入草原之地,如此也等于是给了鞑靼人反扑的机会。”

朱祐樘微笑道:“朕也不想冒险,但若不冒险的话,只怕以后连取胜的机会都没了。”

李东阳想说,不取胜不是关键,败了才要命呢。

铤而走险……一次两次,打个威宁海之战就已经够了,现在陛下和那张秉宽还上瘾了?

朱祐樘道:“目前看来,过程还是顺利的,朵颜三卫剩余的部族人马,几路加下来,或也就三四万人,这还加上了他们部族的男女老幼。巴图蒙克的人马似乎也并不在东草原,那此战获胜的机会很大。”

李东阳道:“可是陛下,如今草原已经下雪了,如此苦寒的天气,勿说是作战,只怕将士行军也会有极大的折损,很可能有去无回。”

朱祐樘笑道:“李阁老非要如此危言耸听吗?”

李东阳低下头,带着几分恼恨道:“臣不过是把最坏的情况,做出一番分析。”

“呵呵。”朱祐樘继续在笑着,好像跟李东阳聊一番,他的心境也跟着舒展了很多,“草原部族,在草原上生活了也有一两千年,再恶劣的环境,也未让他们彻底覆灭,到如今仍旧是大明的隐患。朕知道恶劣的天气,会阻碍大明的行军,但还不至于因为天气,而导致太恶劣的结果。”

李东阳不再反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