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安内(2/4)

刘健也学聪明了。

不求皇帝把事拿出来公开议论,只说让皇帝赶紧定夺,意思是爱谁谁,你想出兵那就赶紧决定,不想出兵也让我们死心。

至于是像李东阳所预言的那样,出兵出一半,把巴图蒙克给吓唬走,双方和气收场,那我们也认了。

朱祐樘道:“朕几时说过要出兵援助从未有王化之道,遵守君臣礼数的朵颜三卫?年初他们两次寇边之事,诸位卿家应该不会忘吧?”

那就是……不出兵?

在场大臣琢磨了一下。

不符合张周的性格啊。

刘健再请示道:“如今辽东从巡抚都御史,再到镇守中官、总兵官、参将等多有更迭,若此时鞑靼寇边,只怕会令将帅不睦。臣请将巡抚辽东都御史,及总兵官、镇守中官更迭之事,延后再议。”

这就是在试探皇帝的态度。

如果皇帝执意于此时要更换,那说明就是想在辽东有动作,张周很可能会被安排去辽东。

若皇帝也说这件事可以暂缓,就说明皇帝对于辽东的事也不是很上心。

朱祐樘道:“辽东巡抚的人选,不都已圈定在三人之中?朕问过秉宽的意见,他认为,在三人之中,以陕西道监察御史陆完最为合适,镇守中官初定为先前于偏关等战中有所建树的张永,至于镇辽总兵官……朕再思量。”

“陛下……”

刘健当然要反对。

尤其涉及到皇帝明言由张周所决定的人选,那大臣能接受的?

除了三边的秦纮及手下的巡抚不是张周的人,现在宣大到蓟辽,近乎都被张周势力的人给一手包办了,虽然很多人也不知道这个陆完到底是什么来头,但他们觉得,越是名不见经传的人,越说明是张周的人。

事出反常必有妖。

朱祐樘问道:“难道诸位卿家,对于如今辽东的局势,有更好的见地?诸位是对鞑靼下一步的走向有预判,还是说对出兵及防御之事有深的见解?若谁真的有好的见地,朕也是可以采纳的。”

言外之意,你们在用兵事上,都不如张周,那还反对张周所举荐的人?

就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你们对于巴图蒙克是否能吞并朵颜三卫这件事,是否能有准确的判断?没有的话就闭嘴。

刘健道:“陛下,那兵部左侍郎张周,是否也要参与到辽东军务的布局?”

朱祐樘摇头道:“秉宽人不是在京师吗?”

“那他……”刘健话只说了开口。

等皇帝给他接下文。

朱祐樘道:“朕刚得知,秉宽因为旅途劳顿,在回京师之后染恙在身,目前还不能列席于朝堂议事,让他先休养几天吧。”

病了?

在场多数大臣首先的想法,这货居然也会生病?

他不是自诩半仙吗?现在生病之后,就不敢再以半仙自居了吧?

但看皇帝的神色,好像说到张周生病的事情,一点都不紧张,就好像是皇帝在帮张周扯谎一样。

可皇帝给了答案,大臣就不好再说什么,除非他们还要再坚持说……我们怀疑张秉宽是装病,还请陛下严查……这才是给自己找麻烦。

……

……

朝议结束之后。

众大臣出宫的时候,心情便大好。

“未曾想啊,那个张秉宽居然还会染恙?却说他不是铁打的?还以为他会飞天遁地,精通鬼神之术呢!”

别人这么说,不代表他们真的相信,而是拿这个来消遣张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