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平虏伯建伯(2/5)

“至于德辉你,先前陛下曾允诺要在翰林院诸多人中,递补一名翰林学士,阁部也会推举于你。”

王华道:“不必如此。”

他很清楚,就算内阁要推荐他当翰林学士,也不是因为内阁真把他当成最佳人选,毕竟先前内阁推选翰林学士时,可是以杨廷和跟梁储为先的,加上皇帝推荐并最后中选的王鏊,他王华连个决赛圈都没进。

你现在突然就说我是最佳人选……这话谁信啊?

就为了我推辞儿子的爵位,因此而来安抚我,大可没那必要。

李东阳叹道:“《会典》修撰多年而成,你居功不小,朝廷也都看到你的功勋,连陛下也时常提到你。”

王华道:“此都乃是他人之功,在下不过是尽了一点本分之事。在下今日便写上表,请以陛下调伯安回朝,以他年轻尚无资历为由……请求陛下让他多加历练。”

不用等皇帝下了敕封爵位的诏书,我现在就上表替儿子推辞,算是满足你们要求了吧?

“嗯。”

李东阳也没想到王华如此识相,点头后露出满意的笑容。

……

……

清宁宫。

朱祐樘正得周太后的传见。

“……本来还说,让周家两个后辈,跟着去西北锻炼锻炼,秉宽如此会用兵,让他们有机会为大明建功立业,何以最后未能成行?”

周太后也不明白。

本来说好了周瑭和周瑛都能跟着张周去西北打仗的,但最后只有张仑跟着一起去了,而张仑在此战中也没什么表现,反倒让王守仁和马仪这样的人大放异彩,周太后当然就觉得周家吃了大亏。

朱祐樘道:“用兵之事,都是秉宽在宣府时审时度势所定,朕多都是给他撑腰,让他放手去做。至于用谁不用谁……朕也不会过多干涉。”

当皇帝的也很头疼。

老太太借题发挥,他也只能把责任往张周身上推了,反正张周人又没在京城,你老太太总不至于去跟张周计较吧?

“再者,皇祖母,用兵太过于危险,就算跟在秉宽身边,行军打仗之事也多有犯险之事,何必一定要追求军功?即便要追求,将来秉宽出兵草原时,也会有机会。”

朱祐樘也是在提醒周太后。

只要张周一天还在西北,或者说西北事务归张周调遣,混军功的事就不少,以后总有机会。

咱可不能因为一时的义气,而坏了长久之计。

周太后笑道:“皇帝,你以为哀家是跟你一般计较的?”

不是吗?

朱祐樘心想,先前就差明说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