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朝堂秩序为先(2/5)

徐琼对于程敏政当什么不关心,程敏政本来就是翰林学士,人没死,只落个“不避嫌疑”的罪,以后不定什么时候就回来了。

他更想知道,皇帝是准备如何来论张周修书功劳的。

谢迁本不想说,但为了体现出文官理念上的大同,轻叹道:“陛下想升其为翰林院侍读学士。”

“呵。”

徐琼内心本来还挺倾向于张周那边的,闻言却是有些着恼,“那还真不如以军功,留他在都督府呢。”

凭啥张周刚入朝不到半年,就能从翰林院史馆修撰,混到直升侍读学士的地步?都是翰林院出身的大臣,为何待遇差别这么大?

谢迁感慨道:“谁说不是,想当初,我在翰林院中,升迁算是快的,也用了十五年,才升了学士。而他……唉!”

谢迁怎么说也是状元出身,又一直在翰林体系中摸爬滚打。

他说这话,是他听出来徐琼对于张周升迁过快,产生妒忌和恼恨心理,想以此为突破口更多与徐琼找到共鸣,以此来形成制衡张周的联盟力量。

徐琼叹道:“老夫年老体迈,在朝中没剩下多少日子,以后更多是你们与他共事了!至于修《会典》的事,礼部上下会全力配合,只是老夫自己,也就不参与期间。”

妒恨归妒恨,徐琼也不会蠢到不知道怎么站队。

跟你们传统文官站在一起有什么好的?

我升个礼部尚书,你们还一堆意见呢,到现在外面士子的清议还说什么我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我信你于乔那张嘴,不如信个鬼。

让我当排头兵?门都没有!

谢迁笑道:“徐部堂还是多保重身体,咱怎么说既要为自己着想,也要为朝中后辈作体谅,不要太过于操劳。”

大概是想提醒徐琼。

别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想想你门生故旧什么的,你是可能不打算在朝中多停留几年,就不考虑一下你的那些同党,他们以后想不想好好在朝堂里干?

你儿子、孙子,或者是同族的子侄,就没有当官意愿想得到朝中人庇护的?你背后的官商没有打算寻门路的?

你徐某人也别太瞧不起我们内阁这三位,我们每天的工作可不单纯只是跟皇帝和张秉宽斗心眼,更多是来治国,或者说叫……治人,张秉宽现在就算能修个书,朝中那么多的大事小情,能轮到他来决策吗?

“嗯。”徐琼也算是识相的。

你谢于乔都提到“后辈”的问题了,那是该在立场上多保持一致。

“礼部中,于乔你看能调谁,你只管开口,至于此事,老夫也当恪守秘密,不会对外宣扬!于乔啊,以后朝堂若是真崛起了秉宽这股势力,你们也要早做准备,老夫怕也等不到那一天!”

……

……

“徐时雍就是只老狐狸。”

等谢迁回到内阁值房,把见徐琼的细节一说,李东阳不由评价道。

刘健则摇头道:“他想置身事外,倒也无可厚非,最近他接连上奏请辞,也并非作态,先前有太医前去为他诊治,身体……的确扛不住了。”

谢迁笑道:“徐时雍早些把礼部部堂的位置让出来更好。”

打压张周是一方面。

张周毕竟还只勉强算是个文官的中层,只在部分事情上,皇帝会听张周的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