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学界之事(2/2)

……

林瀚和张周老少二人也不谈什么联姻大事,改而研究起《大明会典》。

所有的书,张周都给林瀚拿过来,林瀚要一本一本,一卷一卷,甚至是逐字逐句审核。

其实张周觉得林瀚也有点吹牛逼了。

他张周自问学识渊博,在故纸堆里打滚多年,甚至是通读甚至是研究过成书的人,都不敢保证自己能全数记得。

而林瀚只是作为一个国子监祭酒,很多行当跟他之间并无直接关联,他最多只能在自己所知的部分做出参详就不错了。

“……这段,有关礼部、鸿胪掌事的,何以会跟先前有诸多不同?”林瀚以为自己挑出了毛病。

张周道:“北会同馆在澄清坊大街东,正统六年盖造,弘治五年改作,共房三百七十六间。南会同馆在东江米巷玉河桥西街北,亦正统六年盖造,弘治五年改作,共房三百八十七间。南北二馆事于正统六年皆都移于鸿胪寺,如今各王府差使抵京之后,多由礼部接待,但其实应该转交于会同馆,只由鸿胪寺单独负责。”

林瀚皱眉。

有些事虽然他不太清楚,但张周所说的却在理。

弘治帝最初要重修的,也只是《诸司职掌》,以明确朝中各衙门所负责的事情,防止出现疏漏和重叠。

这也是因为大明从开国到现在,会产生很多问题,律法也应该有增改或者是增加案例的机会,甚至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职司安排,或是过重、过轻的法律条文做出修改,但这可是一件很庞大的事情,需要认真考究的。

而张周就占了个“先知”的便利。

这些东西,本来就是你们自己定好的,我只是拿到你们定下之前,来跟你们做讲解。

如果你们非觉得我定的不对,那你们就提出来,就当是现在的你们,打未来的你们自己的脸,我乐得看你们笑话!

“嗯。”

林瀚挑不出毛病,继续往下看。

越看……

越让他觉得震惊,因为其中涵盖的方方面面,说直接可以当成书也不为过。

……

……

隔壁院子。

林庭正在安慰自己的妹妹,林仪也可能是知道自己要出嫁了,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有时候会流泪,有时候也会带着一些期待,或者是一些迷茫。

“估计很快父亲就跟秉宽谈好了,秉宽这个人你也看到,虽然有时显得儿戏,但他的才华是很好的,也有肚量。”

林庭就算也替妹妹觉得可惜。

但始终这是御赐的婚事,面子上,妹妹是一点都不差的。

林庭笑道:“想我大明,除了你之外,还有谁有资格得御赐的婚事?你过去之后,也必不会被怠慢。”

话是如此。

但光是妾的身份,就让林庭觉得,这纯粹是在找心理安慰。

弘治年间唯一有御赐婚事的,还是弘治九年衍圣公孔弘泰为他的侄儿孔闻韶跟李东阳独女求婚,当时皇帝也只是过问帮忙做了说和,这还因为孔闻韶的父亲孔弘绪当年奸淫杀人,被剥夺衍圣公爵位,而孔弘泰又无子。

让孔闻韶跟李东阳女儿成婚,更多是为了提高孔闻韶继承衍圣公的合法性。

李东阳曾亲撰墓志铭:“……吾女眉目清湛,翛然玉立,意其非凡儿匹,诸贵家多议婚,尽却之……”

但最后还是熬不住被朝中众大臣一起说和,李东阳心中怨恼,却约定等三年之后再成婚。

这年头都讲出身,讲门风,谁愿意把宝贝女儿嫁给一个有杀人前科父亲的臭小子?

历史上直到弘治十三年,婚事才成。

此女嫁过去之后,虽然守礼,却并未得到善待:“……吾女居丧哀毁,屏服饰,相祀勤恪。处诸妯娌和逊有节,接姻戚无骄色,婢仆数千指驭之皆有恩,端居一室,虽名园别墅未尝一至。屡娠弗字,自置媵妾,人以为难比。字一男,辄不育。其得疾,亦以此恒念。违远父母,泣涕无虚日……”

生不出儿子,只能给丈夫纳妾,经常想念父母以至于“泣涕无虚日”。

以至于正德五年便已过世。

李东阳在死之前,经历了亲生子女全数病殁,只有个过继子还活着。

“父亲那边谈完了吗?”林仪又掉了几滴眼泪,抬起头看着林庭。

林庭道:“走,过去看看。”

“不……不好吧?”

林仪先前还泣涕涟涟,现在却一脸娇羞。

林庭一看就大概明白,这还劝妹妹什么呢?根本是自己……闲的没事给自己找事。

“有何不好?又不是没见过。跟在我后面,别让人看到就好。”

林庭带着妹妹出了门口,也就在隔壁,胡同很窄,毕竟只是国子监旁的宿舍胡同,平时是不走马车的。

“为何一点动静都没有?”林庭也好奇,直接就把门推开。

却见先前的礼物,都摆在院子里,只是那些书不见了。

“林二公子,您有事?”刘顺在胡同口招呼锦衣卫等张家来客,见到这边林庭出来,赶紧过来问问。

“没事!你们回去吧!”

随后林庭才进了院子。

林仪本想进去,但想了想,还是转身回隔壁院子去了。

……

……

不大的书房内。

林瀚和张周这对老少,还在那翻看有关朝廷法例的条文,涉及到《大明律》的部分,林瀚研究起来最为仔细。

“父亲!”

便在此时,林庭出现在门口。

林瀚抬头皱眉道:“你过来作甚?”

林庭看着书桌旁边一堆书籍,拱手道:“父亲,不知可有儿能相助之处?”

“这里不用你!今天你是休沐吗?没事的话,回衙门去!”

林庭灰头土脸又离开。

张周笑道:“林侍郎,这部书,要不先留在你这里,让你参详几日,不着急。”

林瀚听到这里,老脸有点挂不住。

他本来要给张周编撰的《大明会典》挑毛病,结果近乎每次都是气势汹汹开场,最后被张周怼回来结束……林瀚也发现,好像不懂大明规条律法的那个人,是他自己。

就这样还好意思帮人参详呢?

“不用了。”林瀚道,“你应该多去问翰林院的人,他们正在修撰此书,查阅的典籍更多,或能给你一些辅弼。”

张周笑而不语。

林瀚横他一眼道:“你是不打算跟人分功是吗?”

“没有这意思。”张周笑道,“该找他们参详,还是要找的,不过在这之前,在下准备让林老和程学士,一起参详一番。”

“程克勤?”

林瀚皱眉。

林瀚跟程敏政之间私交不错,程敏政因为一个无中生有的鬻题案,如今只能在京的宅邸内无所事事,林瀚为之惋惜颇多。

大概是造学问的人会惺惺相惜。

林瀚自己也不是那种专业的政客,他才会对程敏政的遭遇格外同情。

因为这种事,指不定哪一天,也会落到他头上。

比如说,让他去当会试主考……有程敏政的先例在,他一定不会再去当,很容易就晚节不保。

张周道:“正是他。”

“嗯。”换了别人,可能林瀚还要跟张周参详一下是否合适,但听说张周是去找程敏政,林瀚也就直接点头了,“他在翰苑多年,见地不凡,去问问他,也是对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