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真才实学(2/5)

大概回头就要找张鹤龄去算账。

“三点位都不合格!记!”张周看唐寅还在那愣神,不由厉声道。

唐寅苦笑着点点头,提笔在成绩单上记录。

这就是唐寅到研武堂之后的日常工作。

他自己也很郁闷,先前在工部观政,也没那么多破事,现在被调到研武堂来,看起来好像是待遇提升了,走到哪都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可问题是……这他娘的是人过的日子?

他甚至不止一次在想,我到底跟着张周在干嘛呢?

朱厚照在那乐不可支,用嘲笑的口吻道:“我那个大舅,让他指挥开炮?真不知道父皇怎么想的,让他学一百年都学不会,刘瑾,你学会了吗?”

刘瑾笑着应答道:“奴婢看懂了,如果是鞑靼骑兵冲锋,自然是要先朝对方骑兵阵最靠前的部分开炮,把他们的气势给压下去,然后再各点开花……”

王琼和王守仁等人不由打量着刘瑾。

其实挺简单的道理,连在一旁看戏的刘瑾都能琢磨明白,为何寿宁侯就不懂呢?

朱厚照道:“张先生,是这样吧?”

“道理是这道理,但火炮的仰角是多少,应该如何调度三门炮的方位,还有设置火炮的点火速度,预估敌阵骑兵冲锋速度等,这都需要学习。”张周道,“别以为你这个大舅一点本事都没有,至少那些基础知识,他还是学全了的,就是在模拟演练方面,屡屡都不合格。”

“平时理论学得再好,实战不行,还是丢人现眼呗?张先生,你就别替我那大舅说话了。”

朱厚照似乎都知道张家老大是什么尿性。

这下连旁边几个讲官也不由暗中叹息。

看来张家兄弟的无能,丢人都丢到姥姥家去了,连太子都知道伱们什么凑性,看来你们就算是熬到这位小太子登基,也没什么发迹的机会了。

……

……

第一轮的火炮模拟演练结束。

三门炮完成了封炮。

也就是将三门炮都拉走,然后下面的一众“考生”,才往坡上走来。

当首的是保国公朱晖,他是京营神机营的提督,也相当于是整个京师戍卫炮兵营的司令,在京营的地位仅次于张懋。

而在他身后,则是寿宁侯张鹤龄,因为成国公朱辅还没从延绥回到京师,目前在学的勋贵中只有他们二人。

剩下的将领中,则有河南都司领班京操都指挥佥事徐鼐、辽东都司都指挥使胡忠、万全右卫都指挥使秦宣、备御懿路城辽东都指挥佥事李钦、协守宣府副总兵都指挥同知韩玉、宣府都指挥佥事白玉。

除了这六个被皇帝特旨从外调过来的,还有三名本身京营神机营朱晖的手下将领。

还有一人,便是曾经因为举报张延龄,而被发配到偏头关镇守的建昌卫指挥佥事彭泉。

彭泉跟张延龄的待遇不一样,张延龄好歹有机会去辽东立功,而彭泉则在偏头关没任何功勋,反而受到了同僚的排挤……别看张延龄在京师中属于人人喊打,但在边军将士心中,那可是高不可攀的外戚权贵,谁得罪了外戚还能有好果子吃?

结果就是彭泉走到哪都被排挤,最后还算是皇帝还记得这个倒霉蛋,把他调回京城来,跟张周学习。

在所有人中,似乎彭泉学得是最快的。

不为别的……别人学不好最多是回去各司其职,但若是他学不好……这辈子基本就完了。

“参见太子殿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