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了拼爹的时候(2/5)

戴义微笑不答,意思是你们体会。

谢迁也自然明白这大概说的就是张周的事。

张周在会试中为会元,很可能在殿试中也有超常发挥,殿试又不弥封卷子,若是内阁有意要打压张周的话,去找张周的墨宝看看字迹,也不是不可。

李东阳表态道:“殿试事关重大,内阁及殿试阅卷官定不会徇私。”

“怎会有徇私之意?只是说不要对部分的人太过于挑剔就好,尤其是涉及到会试鬻题的人,几位阁老,该说的都说了,咱家也该回去。”

……

……

这头戴义将走,刘健作为首辅,亲自送他出门,顺带问了一句:“戴公公,敢问一句,今日的祷雨,可是有何讲究?”

戴义笑着摇头,意思是我知道,但我不能说。

从戴义这简单的反应,刘健便知道,很多事既不该问,其实不问也该有答案。

等刘健送戴义一行离开后,回到值房内,谢迁似还想求证个结果,过来问道:“如何?”

刘健道:“怕是八九不离十。”

没说是什么事,但其实都知道,这事关到今天张周在祈雨这件事上扮演什么角色。

连李东阳都锁着眉头轻轻叹息一声。

“挡不住了呀。”谢迁感慨道,“上通天意,下知鬼神,才学颇佳洞悉人心……就是不知这德行,是否配得上他的能耐了。”

能力方面不用说,但文官所在意的,是这个人的品德。

这是表面说辞。

暗里的说辞,应该说他是否识相,肯融入我们文臣,当个守规矩的臣子……这种规矩只是局限在某些方面,不是让他一板一眼。

如果他融入不到我们,那我们就只能认定他“德行不修”,反正一个士子的清议裁量权在我们身上。

不加入,就扣黑锅呗?

……

……

宁远。

朱凤等人在经过日夜兼程的赶路之后,终于在三月十四这天抵达。

他们进城第一件事,不是休息,而是赶紧召集城防要员,要将张周的布置安排到宁远周边的布防中来。

巡镇都指挥使钱英和辽东镇守太监任良,更是提前几天便得知消息赶到宁远,他们甚至都不知皇帝为何突然要派个年轻气盛的安边伯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