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宁远无战事(2/5)

皇帝顺口就把所有的安排当着几人的面说出来。

这也让刘健他们明白,皇帝这不是在跟他们商议,只是跟他们通知一声。

至于是谁给皇帝的这些建议,他们很难搞清楚。

李东阳进言道:“陛下,安边伯年轻气盛,从未有过实际带兵经验,何以要让他为总兵官?若此战非战不可,也当以都指挥钱英为总兵官。”

大明的总兵是战时临时所设,照理说宁远的总兵,就该是负责守备宁远的都指挥使。

朱祐樘道:“那还不如以总兵官李杲、右佥都御史张玉来领兵!”

李杲和张玉虽然现在仍在西北,但他们军旅生涯岌岌可危,就在于无论是皇帝,还是朝中大臣,都开始相信他们在之前义州一战中有虚报战功的情况。

这事可不小。

但要说皇帝要追究虚报战功,却放过了任良。

只能说任良人家是关系户,在朝中关系很硬,遇到这种事非但没倒台,还能继续协同朱凤用兵……

李东阳在几人中,以谋略擅长,或许用兵打仗不是他的强项,但这次涉及到朝廷用人,他建议让宁远都指挥使钱英为总兵官,根本是考虑到安边伯朱凤就是个草包。

但现在皇帝直接把李东阳的话给顶回去。

在这么一场大战中,居然让朱凤独自挑大梁,这不是扯淡吗?

“陛下,若笃定朵颜三卫下一步要袭扰宁远,是否也该以宁远地方守军将士为优先?钱英等于守备将领并无过错,若就此委命于他人,只怕会……令军中生疑,上令而下不达。”

马文升想以他兵部尚书的经验和威严,跟李东阳配合,把朱凤当总兵官这件事给否了。

包括张懋在内,他们都觉得皇帝有点刚愎自用。

用谁不好?哪怕是重新启用平江伯陈锐,也好过于用朱凤,毕竟陈凉酒也只是怕火筛。

难道用朱凤,也是那个“张贡士”所提议的?

朱祐樘道:“朱凤和张永从偏关回来,还需几日时间,待他们抵达后,朕还会再派将领与他们同行,此事不必再进言。还是偏关一战的原则,若狄夷不动,则辽东三军不动……着令王琼即刻领粮草辎重出发,不得迟延。”

谢迁此时很头铁,问道:“敢问陛下,这一切是出自何人的提议?”

没直接说,就是张周那小子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