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内帘风云(2/2)
你们这群人也真是固执得可怕。
萧敬是听命来办事的,伱质疑他的行为有什么用?难道你觉得不合理,跟他说了,他就可以违背皇帝的意思不做了?
萧敬笑道:“林给事,比对墨卷以实名勘验,固然要有,但时间还早,不用太急切。至于你说的将那三人卷子挑出来,这么说吧,唐寅和徐经的可以重点审阅,至于张周的嘛……他已可以打消怀疑,不必将他牵扯进内了。”
这次李东阳都不理解了,他望着萧敬皱眉道:“这是为何?”
“李阁老,咱家先前忘了跟您说,头着时候,陛下已让张周前往奉天殿,当着文武大臣的面,跟华昶当面对质,且已言明张周牵扯鬻题乃查无实证捕风捉影的事,所以陛下已言明,若无实际证据的话,此事不可再提。”
“哪件事?”李东阳皱眉问询。
都是牵扯进鬻题的考生,皇帝现在都要在内帘严查了,结果先把张周给择开?这算什么道理?
萧敬道:“自然就是张周涉及鬻题的事,诸位不必惊讶,张周先前为朝廷做了很多事,功勋卓著,西北捷报已传来,鞑靼火筛部于偏头关惨败而回,王威宁已得旨要晋升威宁侯……”
“啊?”
在场的人都是在二月初八左右就进内帘的,对于外面的事一概不知,现在都过去二十天了,他们才知道西北出了大事。
李东阳也震惊道:“威宁侯?是不是……”
他就不好意思说,王威宁取得多大的功劳,能让他直接跳升?
“详细的,还请诸位将手头的差事完成之后,出去后自然知晓,此战中张周的功劳不小,再加上他先前所做之事,陛下特旨让他去跟华昶廷鞫,并当面说清楚,就没什么可意外的。还请诸位分清主次。”
萧敬的意思,我是来跟你们传达任务的,你们倒好问东问西的,难道我要把过去这些日子外面发生的事,一一告诉你们?
林廷玉问道:“既然在廷议时,张周洗清鬻题的嫌疑,那华文光呢?”
“他已被下北镇抚司了!连同一起的,还与唐寅和徐经。”
这下在场的这群考试官彻底忍不住,感情待遇的差别是这么大的。
被举报的程敏政和张周没事,举报人华昶被下狱?
萧敬道:“李阁老,不如还是早些开始复核,将所有朱卷再找出来,查阅看是否有值得怀疑和商榷之处如何?”
李东阳点点头道:“可!”
……
……
内帘又忙碌起来。
等于说同样的考卷,要批阅两次。
第二次没那么麻烦,不需要再增加评语等,只需要看这些卷子是否有涉及到鬻题的可能。
众考试官被重新划分了区域和负责范围,之前负责四书文的,现在就可能需要查阅五经文和策问,总之是将之前的阅卷主要项目给调换,以保证公允性。
萧敬毕竟不可能在内帘常住,他在入夜之前就要走。
李东阳跟萧敬再于思贤院内单独会面。
萧敬问道:“先前朱卷的阅卷结束,有关名次和择选取贡的事,可都已定下了吧?”
“是。”李东阳点头。
虽然会试三场考试的结果是分开的,也还不知道这些朱卷,对应的是哪些墨卷,也不知背后的考生是谁。
但考生的朱卷都是有编号的,也就是说朱卷可以在不用跟墨卷对比的情况下,就能将一名考生三场考试所对应的考卷装订在一起,并定好名次,只等开弥封之后,对比一下知道这个人是谁就行。
如果开了墨卷弥封再把一个人的三场考卷汇总,再定成绩,那就有失公允。
萧敬问道:“那李阁老是否有打算,在发现有怀疑的卷子之后,即便是选上去了,也要黜落下去呢?”
“嗯?”
李东阳皱眉,“萧公公,您这是何意?”
萧敬笑道:“没有没有,咱家只是好奇,随口问问。李阁老应该还未详细看过那份礼部的奏疏吧?朱批中可是有一条,说是您不得随意黜落考卷,即便有怀疑的,也需记录在案,回头复查,开弥封后就更不可以。”
李东阳心中大为震惊。
不为别的,就因为从他得知有人参劾程敏政跟考生涉及鬻题时,他就想过,如果开了弥封之后,发现被参劾的人真有被取中的,也会将人刷下去。
在他看来,所谓的考场公平,远没有平息士子议论重要。
只有让士子们不再怀疑会试的公允,才是最大的公允。
在这种前提下,为大局,一两个考生的利益就显得无足轻重。
但现在,皇帝竟然能提前警告他不要这么做,就好像是他李东阳肚子里的蛔虫一样,这怎能让他不惊?
“在下怎会如此?”李东阳当然要矢口否认,毕竟事没发生,他也就无须承认这一点,“陛下可是从旁处得悉到什么?”
萧敬微笑摇摇头,意思是有些事我没法跟你解释。
李东阳突然感觉自己在萧敬面前没了秘密,说话的态度也谦逊恭谨了很多:“萧公公,在下也不妨明言,有关会试的出题,从开始就是在下跟程克勤单独商议,未假手于他人,他在出题时也并未有偏颇,很多题目也是在几个题目中进行斟酌的,选题时多由在下来完成。”
“知道。”萧敬笑着。
你李东阳跟程敏政一起当主考,看起来权限是一样的,但谁不知道你李东阳权力更大?谁让你官大呢?
只是没人敢攻击你,说你鬻题罢了。
李东阳再道:“那若是最后查无实证,又当如何?”
萧敬道:“照常填榜放榜便可。”
“那……”李东阳想说,既然如此,那现在还折腾什么?
都跟你说了,程敏政不是单独出题的,他又没参与阅卷,这鬻题能查出个鬼的证据?别人不知道,我李东阳跟他一起出题的,最清楚背后的情由。
萧敬叹道:“事都如此,该查就查,没证据不也挺好的?现在所言之事,是程敏政或在考试之前,跟去拜访的士子谈论过可能会出的题目,或也就在他建议您要出的题目中啊,这也是他不避嫌疑的过错。”
“哦。”
李东阳似乎瞬间明白。
有没有证据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外面瞎议论的士子闭嘴。
萧敬继续道:“等放榜之后,一切都会有定案。李阁老您完成内帘的阅卷和复勘,剩下的……无须您费心,听命便可。再有事,廷上也会再议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