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七章 祭天(2/4)

屯田里的庄稼被烈日烤的发蔫,本该昂首挺胸的时节,却全都晒弯了腰。

李跃与周牵巡视各地,烈日炎炎,屯田客和奴隶们从十几里外往田里面挑水,脸上和手脚都晒的脱皮了。

但挑来的水,对一望无际的屯田而言,只能是杯水车薪。

周牵挡着额头,望了望头顶的太阳,“今年只怕要歉收了。”

兖州湖泊众多,虽然出现干旱,但能满足三分之一的田地用水,不过问题在于今年开垦的荒田有些多,摊子铺的太大,很多中、下等田也种上了。

李跃心中一叹,今年一开年,河北尸山血海,而兖州稳如泰山,几场小战都是主动出击,将战火挡在兖州之外,为了创造了发展机遇,却没料到老天爷不给力。

不过这也是常态,种田本就是看老天爷的脸色,去年风调雨顺,今年小旱,再正常不过。

“离秋收不是还有一个月时间么?沉住气。”李跃既是在安慰周牵,也是安慰自己。

“但愿苍天庇佑!”

回到陈留,辛粲建议在城南筑坛,向老天爷祈雨。

“武帝咸宁,二年春分,天下久旱,五月庚午,始祈雨於社稷山川,六月戊子,获澍雨!都督何不试试?”辛粲摇头晃脑道。

他说的是司马炎咸宁二年发生的事。

连续几年雍凉大旱,鲜卑秃发树机能反,声势浩大,连斩晋朝两员大将,天下震动,司马炎寝食难安。

“天要下雨,自然会下,求它作甚?”李跃甩了甩手。

“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羯赵残酷暴虐,冉闵夺位,杀伐不曾间断,残暴犹有过之,此乃苍天示警,是以瘟疫、旱灾不断。”辛粲趁机给自己上起了课,

李跃被扰的不胜其烦。

常炜道:“求雨于天,古之常例也,都督不妨一试,事若不成,亦可安士民之心。”

这意思差不多是死马当活马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